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__,1号试管起_________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_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个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个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第四个试管的设置_________(填“有”或“无”)必要。
已知淀粉遇碘液会变成蓝色,且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下图是某同学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用具:淀粉溶液、碘液、新鲜唾液、清水以及试管若干。
 实验步骤:
 (1)实验时,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淀粉溶液,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ml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与1号试管形成。
 (2)为了模拟人体口腔内的温度环境,应将1、2号两支试管放在_______℃左右
 的水中。
 (3)10分钟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试管不变蓝,该现象说明试管中的淀粉已经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由此可见,淀粉被消化的最初部位在,淀粉最终被消化分解成的产物是。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常导致血糖超过正常含量,刺激体内的感受器,引起激素调节,使血糖含量下降,维持在正常水平;若某人血糖浓度偏高, 尿液中出现葡萄糖, 这可能与分泌不足有关。
一位同学设计了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该同学配置了下列不同浓度的酒精进行了实验,并记录下了不同酒精浓度中水蚤l0s内心跳的次数。
| 溶液浓度 | 
   清水 | 
   酒精浓度 | 
  ||||||
| 1% | 
   3% | 
   5% | 
   8% | 
   10% | 
   15% | 
   20% | 
  ||
| 心跳次数 | 
   35 | 
   30 | 
   30 | 
   24 | 
   22 | 
   21 | 
   18 | 
   0 | 
  
(1)设置清水这组实验主要是起作用,该实验的变量是。
 (2)实验结果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的影响,即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逐渐,直至死亡。由此可以推论,酒后不能驾车的原因是:酒精可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受到(填“抑制”或“促进”),使人体定向功能及判断能力(填“下降”或“增强”),从而严重影响驾驶员操作的准确性。
 (3)自2009年8月份以来中国警方严打酒后驾车,加强了随机检查、测试酒精的力度,以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请你为严禁酒后驾车写一句宣传标语:。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炭疽病时,利用绵羊做了一次著名的实验,方法见表格。
| 分组 | 
   第一次处理 | 
   第二次处理 | 
  ||
| 方法 | 
   结果 | 
   方法 | 
   结果 | 
  |
| 甲组绵羊 | 
   注射脱毒病菌 | 
   无病症 | 
   注射活性病菌 | 
   无病症 | 
  
| 乙组绵羊 | 
   不注射任何病菌 | 
   无病症 | 
   注射活性病菌 | 
   有病症 | 
  
 分析问题并作出回答:
 1、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是因为在低毒疫苗的刺激下产生了,获得了。
 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接种乙肝疫苗,相当于实验中的(选填“甲组”或“乙组”)
 4、为了防止炭疽病危害人群或家畜,每个国家都在流行爆发期对可疑进口物品进行例行的病毒学检疫,采取这一措施是属于。
下图为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过程示意图:
 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②⑦④①。(选填序号,多项)
 ⑵⑦的操作目的是;
 ⑶①现象。
 ⑷结论: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阅读下列资料并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如下图所示,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掉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喝到了牛奶。从此,它学会了偷喝门前奶瓶中的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当大山雀第一次偶然喝到牛奶,这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决定的。
 (2)大山雀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经验,又去打开瓶盖偷饮牛奶的行为属于行为。
 (3)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偷饮牛奶,这行为也属于行为,这种行为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繁衍。
 资料二:为了探究如何保鲜肉汤,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将甲、乙两装置装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目的是杀死细菌。然后将甲、乙两装置都放在25℃环境中,几天后,同学们发现:肉汤能够保鲜的装置是;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是。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把乙装置的玻璃管取下,然后将肉汤放到冰柜中,结果一周后发现肉汤还是新鲜的。这说明。通过上所述实验可知:细菌繁殖的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