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研读下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
A.K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PbSO4+2H2O-2e-====PbO2+4H++![]() |
B.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Ⅰ中消耗的H2SO4为0.2 mol |
C.K闭合时,Ⅱ中![]() |
D.K闭合一段时间后,Ⅱ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 |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的是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向盛有10滴0.1 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 mol/L 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 mol/L Na2S溶液 |
证明AgCl沉淀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沉淀 |
B. |
向2 mL甲苯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振荡;向2mL己烷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振荡 |
证明与苯环相连的甲基易被氧化 |
C. |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 |
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
D. |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 |
验证淀粉已水解 |
洋蓟素是一种新结构类型的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抗艾滋病病毒的化合物,其结构如图所示,有关洋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洋蓟素的化学式为C25H22O12 |
B.—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和消去反应 |
C.1mol洋蓟素最少可有14mol原子共平面 |
D.1 mol洋蓟素最多可消耗9mol NaOH和6mol Br2 |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序号 |
氧化剂 |
还原剂 |
其他反应物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
① |
Cl2 |
FeBr2 |
/ |
Cl-![]() |
|
② |
KClO3 |
浓盐酸 |
/ |
Cl2 |
|
③ |
KMnO4 |
H2O2 |
H2SO4 |
O2 |
Mn2+ |
A.表中①组的反应只可能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和一种元素被还原
B.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KClO3>Fe3+>Cl2>Br2
C.由表中①②组反应推测:ClO3-、Br-、H+、Fe2+不能在浓溶液中大量共存
D.表中③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 3H2O2 + 6H+=2Mn2+ + 4O2↑+ 6H2O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后作出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A.同温下pH=1和pH=2的盐酸,c(H+)之比为1:2 |
B.物质A三态间的转化如下:A(g)→A(1)→A(s),则该转化过程中△S<O |
C.pH=13的强碱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
D.pH=9的CH3COONa溶液和pH=9的NH3·H2O溶液,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下列是25 ℃时某些盐的溶度积常数和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式 |
AgCl |
Ag2CrO4 |
CH3COOH |
HClO |
H2CO3 |
Ksp或Ka |
Ksp=1.8×10-10 |
Ksp=9.0×10-12 |
Ka=1.8×10-5 |
Ka=3.0×10-8 |
Ka1=4.1×10-7 Ka2=5.6×10-11 |
A.相同浓度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c(ClO-)>c(CH3COO-)>c(OH-)>c(H+)
B.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CO2+H2O=CO32-+2HClO
C.向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中至c(CH3COOH):c(CH3COO-)=5:9,此时溶液的pH=5
D.向浓度均为1.0×10-3 mol·L-1的KCl和K2CrO4混合溶液中滴加1.0×10-3 mol·L-1的AgNO3溶液,CrO42―先形成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