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4A(s)+3B(g)
2C(g)+D(g),经2 min,B的浓度减少0.6 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不正确的是
A.在2 min内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为0.3 mol/(L·min)
B.在2 min内用C表示反应速率是0.2 mol/(L·min)
C.v (B)=3v(D)
D.v (A)="0.4" mol/(L·min)
下列叙述中因果关系成立的是
| A.因为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
| B.因为SO2可以使溴水褪色,所以SO2具有漂白性 |
| C.因为加热后纯水的pH<7,所以升温可使水呈酸性 |
| D.因为电解质溶于水后发生电离,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S2-的结构示意图:![]() |
B.氮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
C.CO2的比例模型:![]() |
D.氨气分子的结构式:![]() |
有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包括矿物油、植物油与动物油 |
| B.油脂的氢化与油脂的皂化都属于加成反应 |
| C.植物油能使碘酒褪色 |
| D.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
将KClO3、I2各0.02 mol加入12 g 36.5%的盐酸中,I2恰好完全溶解,没有气体产生(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将反应后的溶液用冰水冷却,析出橙红色晶体A(A在常温下就有升华现象),将过滤后的溶液蒸干,收集到KCl固体、8.7g液态水和极少量的A蒸气。则A的化学式可能是
| A.IClO | B.ICl3 | C.I2Cl6 | D.KIO3 |
已知25℃时,0.l 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8.4,则关于该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滴加甲基橙溶液呈黄色 | B.c(HCO3-)>c(H2CO3)>c(CO32-) |
| C.c(OH-)=c(H+)+c( H2CO3)-c (CO32-) | D.加水稀释,c( H2CO3)/c(HCO3-)的比值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