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实验题:
Ⅰ.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然后按照表中序号1至序号3的要求操作:
序号 |
项目 |
试管 |
|
甲 |
乙 |
||
1 |
注入可溶性淀粉液 |
2mL |
- |
2 |
注入蔗糖溶液 |
- |
2mL |
3 |
注入新鲜的淀粉酶 |
2mL |
2mL |
轻轻振荡这两支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并且将试管的下部浸到60℃的水中,保温5min,取出试管各加入2mL斐林试剂,然后将两支试管的下半部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均匀加热,煮沸1min。
(1)请回答甲、乙试管各有什么变化?
甲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试管的下半部浸到60℃的水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SiO2的目的是_____,加入CaCO3的目的是____。
Ⅲ.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时,由于细胞液浓度________蔗糖溶液浓度,导致_________与细胞壁分离,这种现象叫质壁分离。
(4分)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 (细胞/体液)免疫。
(7分)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对各组做了不同处理(如下表所示)后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根据该实验操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填写下表中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
(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3)比较乙组和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4)比较丙组和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9分)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局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乙图是甲图中(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该结构名称为,兴奋在该结构处的传导方向是。
(2)A中小泡内含有的信号物质称为,该物质排出细胞的方式为?
(3)当手指无意中碰到针尖时,会发生缩手反射,此时该反射的中枢在。在这个反射活动中,兴奋在e上是以形式传导的。
(4)体检时需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手指时,并未发生缩手反射,原因是该反射受到了的控制。
(7分)下图1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问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液、8液、C液的名称依次为、、。
三者共同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
(2)用箭头在图2中表示出A液、B液、C液三者间的关系。
(3)A液与B液的成分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多于、等于、少于)B液。
(4)某人食入较多的酸性食物,不会引起内环境中pH的明显下降,原因是?
图1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图2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1)据图1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 。
②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 。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尝试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取图1中的__ ___病 进行凋查。
(3)图2中甲病为 遗传病。假设II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
为 遗传病。若III9与III12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
(4)采取 ________措施,可估计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并提出预防措施。如果进行染色体分析,通常选用处于 (时期)的细胞,主要观察染色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