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娅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的阻值时,并联在电阻R两端的电压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与电阻R串联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阻R的阻值为 Ω。
(6分)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乐器的弦震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室控制的琴弦条件。
编号 |
琴弦材料 |
琴弦的长度L/m |
琴弦的横截面面积S/mm2 |
A |
钢 |
20 |
0.3 |
B |
钢 |
20 |
0.7 |
C |
尼龙丝 |
30 |
0.5 |
D |
铜 |
40 |
0.5 |
E |
尼龙丝 |
40 |
0.5 |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的琴弦(填字母代号)。这里用到了______________的方法研究的。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④得出结论
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6分)为了比较水和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瓶中,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空气中,其它条件均相同,如图11所示。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插在甲、乙两瓶牛奶中的温度计示数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甲/℃ |
70 |
60 |
53 |
47 |
42 |
39 |
37 |
35 |
34 |
33 |
乙/℃ |
70 |
65 |
61 |
58 |
55 |
52 |
50 |
48 |
47 |
46 |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的多少应该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本次实验中,小王发现__的冷却效果更好;
(3)通过分析,小王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___;
(8分)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 图.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 ℃,从开始记时到水沸腾经历的时间为 ____min。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_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_ (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
(4)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加热时间过长,你认为原因可能是。(答出一点即可)
(5)小明得出水沸腾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___(写出一条即可)。
(2分)试按照温度计使用的步骤,把下面的叙述依次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 B.估计物体的温度 |
C.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 D.取出温度计 |
E.在温度计数值不再变动时进行读数
下表是小明“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记录(环境大气压为标准气压值):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温度/℃ |
60 |
70 |
80 |
90 |
95 |
98 |
98 |
95 |
98 |
98 |
98 |
①如图,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②根据探究数据记录,可以推测表中第分钟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可能是错误的,第8分钟应该为℃。此时水的沸点为 ℃;当水沸腾时对水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升高/不变/降低)
③修正好数据后,在下图中用笔画出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
④李明发现,本小组的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比其他组要长,其原因可能是:
。(说出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