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分析并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什么变化?
(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由此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金属是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的重要材料。
(1)下列铁制品的用途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写字母)。
A. | 剪刀 | B. | 炒锅 | C. | 电线 | D. | 白炽灯灯丝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盐酸除锈迹(铁锈看作氧化铁)的原理:
(3)举例说明合金比纯金属应用更为广泛的原因。(写1例)
请仿照示例完成下表。
物质 (杂质) |
选用试剂 |
操作方法 |
|
示例 |
盐酸 ( ) |
溶液 |
加入适量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1 |
溶液 ( ) |
||
2 |
溶液 ( ) |
绝对的"适量"是一种理想化状态,现实操作很难实现。请简述如何操作可以使示例中所加的 溶液接近"适量"?
与我们息息相关.
(1)大气中
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
(2)科技人员正在研究用碳酸水浇灌温室大棚中的植物.这种方法除了有助于提升大棚温度外还有哪些优点
(答2点)
(3)问题(1)和(2)教会我们如何科学的看待事物.(答1点)
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室制取气体实验装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 关闭B装置中的止水夹后,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如图所示,则B装置是否漏气?_________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2) 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果实验室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同时要收集一瓶用于做蜡烛燃烧实验的氧气,则最好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4)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枫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8分)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宫城县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重大核事故。
(1)地震发生后因断电海水冷却系统停止工作,反应堆温度过高使水蒸气与铁制外壳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高温条件下氢气和空气混合爆炸,这一爆炸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爆炸引起核泄漏,造成铯137散逸到空气中。铯的核电荷数是55,则铯的质子数是。
(3)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钡、氙、碘、铯、锶等原子和一些粒子及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从物质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同点是;从原子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