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台上有
、
、
、
、
五种白色固体和水,不另用其它试剂,对五种白色固体进行鉴别.下列鉴别顺序不可能的一组是
、 、 、 、
、 、 、 、
、 、 、 、
、 、 、 、
下列现象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樟脑挥发 | B.轮胎爆炸 | C.高炉炼铁 | D.石蜡熔化 |
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在270℃时分解2NaHCO3Na2CO3 + H2O+ CO2↑。现取NaHCO316.8g,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减少的质量为
A.4.4g | B.6.2g | C.8.8g | D.10.6g |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C.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溶剂不蒸发),溶液浓度增大 |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
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
C.C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
学习化学时会遇到许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中错误的
A.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
B.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
C.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酸和碱质量一定相等 |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质量总和一定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