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H过程表示                   ,I过程表示                   
(2)图中A代表                    ,生理功能主要是                   。
C物质在绿叶中形成的部位是                ,作用是                    。D物质所含的能量最后贮存到         (填图中的字母)。
(3)如果对一株正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突然停止CO2的供应,则图中的     (填“F”或“G”) 的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甲表示人体细胞结构示意图,乙表示正在出芽的酵母菌,请据图回答。

(1)从图中看,与叶肉细胞的结构不同的是:甲和乙的细胞
(2)若甲细胞可产生抗体,那么,甲细胞可以由分化而来。
(3)甲图中与性激素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是。(要写出数字符号及结构名称)
(4)若此细胞为癌变细胞,癌细胞能在体内快速分散和转移,这是由于癌变细胞细胞膜上的减少所致。
(5)同一个体内的肌细胞和肝细胞相比,其核DNA和细胞内RNA是否相同?
(6)若甲细胞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则细胞内应含有较多的与其功能相适应。(只填结构名称)。
(7)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只填结构名称)。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果汁发酵后是否含有酒精,可以用来检验。

石油降解酶去醛基后变为石化酶,这两种酶都能催化污泥中石油的分解。
(1)验证石化酶化学本质所用的试剂名称是,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
(2)下图为不同条件下,石油降解酶对某湖泊污泥中石油分解能力的测定结果。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为,若要比较石油分解酶及石化酶催化能力的大小可观测的指标是
②湖泊中能合成石油分解酶的节细菌可消除轻微石油污染,这种途径属于分解,这一实例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通过预实验得知两种酶的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为进一步探究两种酶的最适温度及催化能力,某同学以2℃为温度梯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记录表格。
探究石油降解酶及石化酶的最适温度和催化能力实验记录表







石油降解酶





指出表中的三处错误


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将携带R(抗倒伏基因)和A(抗虫基因)的豌豆染色质片段直接导入玉米体细胞,两种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将杂交细胞筛选分化培育成既抗虫又抗倒伏性状的可育植株(F1),过程如下图。据图回答。

(1)豌豆基因在玉米细胞中翻译的场所是,杂交细胞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
(2)杂交细胞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个A基因(不考虑变异),A基因复制的模板是,杂交细胞能够培育成F1植株的原理是
(3)若杂交植物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则杂交植物在代首次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既抗虫又抗倒伏个体所占比例为
(4)植物染色体杂交育种的优点是。(要求写两点)

登革热病人有皮疹、发烧、头痛等症状,登革热病毒可通过白色伊蚊传播,该病毒致病机理简图如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沃尔巴克氏体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的共生微生物,可使雄性伊蚊不育。科研人员将沃尔巴克氏体导入受精卵的细胞质中,该受精卵发育成的雌蚊的后代中都含有沃尔巴克氏,其原因是,将含有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可以直接降低白色伊蚊种群的,从而有效控制登革热病毒的传播。
(2)血管通透性增大,外渗引起组织水肿压迫神经,兴奋传至形成痛觉。
(3)登革热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等激素含量升高,从而使产热增加导致发热。
(4)物质甲为,该物质和抗体Ⅰ能促进,使复合物增多,加重病症。
(5)人体感染登革热病毒后是否患病取决于

蓝色氧化剂DCPIP被还原后变成无色。某兴趣小组探究了水溶性物质M对光反应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组别
实验操作
蓝色消失
时间(min)
叶绿体
悬浮液
试剂1
试剂2
光照强度
CO2

5ml
0.1%DCPIP溶液5~6滴
细胞等渗液配制的M溶液(1mmol/L)2ml

3KLx
未通入
30

5ml
Y
60

5ml
细胞等渗液配制的M溶液(1mmol/L)2ml
1KLx
65

5ml
Y
120

(1)分离细胞中叶绿体的常用方法是。实验乙、丁中Y为,用细胞等渗溶液取代清水配制M溶液的目的是
(2)蓝色消失是因为光反应产生了。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相关气体产生的具体部位是。因未通入CO2,暗反应不能为光反应提供,所以气泡不能持续产生。
(3)本实验的结论有:①,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