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多数抗旱型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内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中却很难找到。
(1)在抗旱型农作物的叶肉细胞中找不到与抗旱有关代谢产物的根本原因是
(2)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不抗旱)。R、r基因转录链上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
r:…ATAAGCATGACATTA… R:…ATAAGCAAGACATTA…
如果旱敏型rr植株的某一细胞基因型变成了Rr,则此变化是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_(增加/替换/缺失)所导致的。
(3)现已制备足够多的R探针和r探针,通过探针来检测某植物相关的基因型。据图分析:
①细胞中R或r基因的解旋往往发生在 过程中。
②若被检植物发生A现象,则被检植物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若检测某植物只发生B现象,则其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R的几率是 。
(4)为培育能稳定遗传的具抗旱性和多颗粒产量的农作物,科研人员用纯合旱敏性多颗粒产量农作物与纯合抗旱性少颗粒产量农作物作亲本,进行杂交育种。
①杂交育种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
②从 代开始出现具抗旱性和多颗粒产量性状的农作物。
③若要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可采用的育种方法是
2013年10月2日至6日,我国黄海一海湾发生赤潮,科研人员对赤潮爆发期及前后的表层海水取样分析,结果如下表
(1)表中细胞密度代表浮游植物的数量,它们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的 成份。测量密度时,海水样本要先轻轻震荡几次,再用吸管吸取,滴加于 上,然后统计计数室中的细胞数。可用
作为溶剂提取浮游植物的叶绿体色素。
(2)与9月25日比较,10月2、3日海水pH值变化的原因是 ,10-6至10日海水中溶解氧变化趋势是 (升高或下降)。有关资料显示,9月25日前该区域海水含P无机盐的含量远高于常年平均值,结合表中数据,提出一项控制该地区赤潮发生的措施 。
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据图回答:
(1)该模型属于 _(填“物理”、“概念”或“数学”)模型,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
调节。
(2)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为 和 。
(3)若下图是碳循环示意图,则丁指的是 (2分)。
若下图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 (填图中序号,2分).
下图甲表示自然界中某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图乙表示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种群实际大小。
图甲图乙
(1)图甲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 型曲线,图乙中物种 最可能符合这种增长模型。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甲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 。
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
(3)图乙所示的生态系统中, 物种的种内斗争最剧烈。1、2、3三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不同是因为 。
(4)若图乙中的1、2、3三个物种构成一条食物链,则应该是 。
下图为某人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能量单位为103 KJ /(m2·y)。请回答:
(1)如图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
(2)图中A表示 ,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 。
(3)若图中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均为20%,则肉食性动物能得到的最高能量值是 ×103KJ/(m2·y)。
(4)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_____演替。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种群和群落的相关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预测某一种群数量的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是该种群的 。若往稻田生态系统中同时引入相同数量的两种食草昆虫甲和乙(二者均可适应该地环境)下图中曲线表示甲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试在图中画出乙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下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J”型、Ⅰ、Ⅱ、Ⅲ),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某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图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率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因环境阻力而减少的个体数,这种变化可引起种群的 发生改变,从而可导致生物进化。
②若某种群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野生扬子鳄,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Ⅲ、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野生扬子鳄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 。
③若某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 (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 。
(3)如图A、B、C代表不同海拔高度内三个不同自然区域植物的分布状况。在A处阔叶林中,乔木的基部和其他被树冠遮住的地方,有较多苔藓植物生存,而在间隙处或其它光照较充足的地方,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这说明群落具有 结构。影响C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