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如图1表示利用生物技术制备抗X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图2表示体外受精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图3表示番茄和马铃薯植物细胞融合和再生植株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 中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两次筛选,其中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                。该过程所用到的生物技术有                
(2)图2 参与体外受精的精子需要经过成熟和            的过程,才能是卵细胞受精,若要获得多头于此优质奶牛相同的小牛,可对图2中囊胚中的         均等分割后进行胚胎移植,以上技术是在          (填“体外”或“体内”)完成的。
(3)图3中过程③常用的试剂是            。融合的原生质体形成杂种细胞的标志是             ,该过程与细胞中           (细胞器)的活动密切相关。
(4)过程⑤和⑥分别表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回答下列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问题:
(1)在验证还原性糖的实验中,选择甘蔗为生物材料,实验过程和方法规范,但没有观察到相应的颜色变化,原因可能是
(2)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图像后换上高倍物镜,经调节形成清晰图像,但没有观察到中期图像,原因是
(3)“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使用过氧化氢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其原因是
(4)某同学欲探究当地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对生物染色体变异有无影响,请你利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帮助该同学提出一个研究课题:
(5)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扩散最快的一条色素带呈色,该色素主要吸收光,该色素分布在上,在该结构上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6)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来予以确定,人类骨骼肌的无氧呼吸总反应式为

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下面右图中A、B、C表示三种体液,①②③表示某些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

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环境通过调节实现相对稳定。
(2)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用图中字母或序号表示)。
(3)如果左图中①为淀粉,当正常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发生了③与②之间的转换,则③表示,此时(激素)分泌量会降低。
(4)A的渗透压主要通过维持。
(5)右上图中能将物质释放到内环境中的是图,释放的物质有至少举两例)。
(6)调节细胞甲内环境的细胞器是(填名称);将上图甲乙丙三种细胞分别置于清水中后的形态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

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

(1)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来自所固定的太阳能。
(2)假如鲫鱼的1/4食物来自绿藻,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KJ,那么其中来自绿藻和轮虫的能量分别为KJ和KJ。
(3)为增加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间后,水面长满了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
(4)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乙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池中绿藻爆发,其他4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不久,绿藻也大量死亡,水体发臭。导致水体发臭的生物因素是

如图表示云母片(具有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部位,箭头表示单侧光方向。请分析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⑴A的生长情况是      。⑵B的生长情况是      
⑶C的生长情况是      。⑷D的生长情况是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模式图,其中A、B、C、D构成群落,①、②、③、④、⑤、⑥代表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A产生的氧气可以利用到图解中的哪些过程?    (填数字)。
(2)请写出图解中的食物链(用字母与箭头表示):        。图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3)从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来看,还缺少的成分是   。参与过程⑤的生物种类主要是      ,其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         
(4)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则在被弃耕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若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 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至少为       kJ。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