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一中的学生在“国际化学年”中开展了以下趣味活动。
(1)“1+1<2”:将100 mL酒精与100 mL水充分混合后,体积小于200 mL。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
(2)“白纸显字”:取一张白纸,用酚酞写字,晾干后放在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口,立即显示出红色字迹。这一表演应用氨水的化学性质是 。
(3)“指纹鉴定”:向指纹上喷硝酸银溶液,指纹汗液中含有的氯化钠会转化成氯化银不溶物。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火球跳舞”:加热硝酸钾至熔化,投入黄豆大的木炭,木炭由黑转红,在试管里不断上下跳动。写出其中硝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亚硝酸钾(KNO2)和氧气应的化学方程式 。
“碳”的世界丰富多彩。
(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金刚石 |
石墨 |
C60 |
|
结构 |
![]() |
![]() |
![]() |
用途 |
作电极材料 |
作超导体材料 |
|
相应的性质 |
硬度大 |
表中几种物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其物理性质却不相同,原因是。
(2)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3)“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其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吸附性
B.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麦穗上的碳海绵
C.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该装置应加上一团棉花,棉花团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表示的意义是 .
(2)把t2℃时等质量A、B各自的饱和溶液或降低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
(3)t2℃时,将100g A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A物质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温度降低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若如图溶解度曲线分别是硝酸钾和氯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则B为 .
(5)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B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和 (填下列仪器的序号)
A酒精灯;B药匙;C玻璃棒;D漏斗;E铁架台;F量筒;G胶头滴管.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请从“干冰、钛合金、熟石灰、活性炭”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①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 ;
②可用于除去水中异味的是 ;
③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2)青少年成长需要充分的蛋白质和钙,这里的“钙”是指 (填“原子”、“离子”或“元素”).举出一种日常生活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3)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溶解度/g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1)20℃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观察上述表格,可以总结出的规律是 .
(3)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饱和硝酸钾溶液.若将适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 .
A.冰 B.氧化钙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4)下列关于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最多为110g
B.溶质质量一定比溶剂多
C.一定比40℃硝酸钾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