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交泰,字协德。平岚乡人。少读书强记,屡试不售,由例贡生就铨,拣发广西,补苍梧县知县。丁内艰,起复,知安徽望江、阜阳县。迁亳州、六安州知州,擢嘉兴府知府,授浙江督粮道。
交泰性英毅,善听断,能以片词析疑狱,当其平反,虽大吏盛气临之不能夺。南陵知县陈科联者,潮州人也。以赃钱六十千被论。时交泰署怀宁县,抚军雅闻其能,檄审之。得其胥役及家人作奸情弊,陈坐失察。以稿入复,抚军声色俱厉责曰:“而为同乡徇邪?”且掷其稿于地。交泰俯拾其稿,徐对曰:“按牍载,勒赈者五人。今五人欠缴谷六百余石,陈令果贪,岂索钱六十千而止。况陈令首捐米二百石,纵贪六十千之钱,何不少捐三十石之米,而作此周折乎?且察其事,与官无涉,何用徇为?大人原籍浙江,今隶属下者不下十余员,平居未尝异视,今乃以徇同乡罪审者何也?”抚军默然。旅见者六人,莫不咋舌,而交泰进退如度。明日案定,从交泰议。
知亳州时,滁州有高永威者,与其党八人横劫。旋获二人于定远县,据词,当五人论斩,二人遣配,一人枷杖发落而已。有司锻练周内之,以论斩七人题达。寻获四人,其词与前二人如出一口。抚军檄交泰至鞫①之,执五人论斩之议,提刑怒,欲中以罪。交泰抗言曰:“狱贵得情耳,以二命易一官,亦无所恨?”长揖而出。后抚军廉其实,以交泰为然,提刑亦悔谢。
当是时,交泰治声闻于江南北。
初,谒阳春谢仲玩,谢故湖南循吏,语之曰:“谳狱而用刑,何以得情?惟平心静气以情动之以理折之彼即倔强狡猾第徐与之言言多必有破败从其破败追求之则其情露矣。既毕言其情,令少休,且饮食之,复问。越日,又问。如此,则为真情无疑。君其慎之。”交泰用其言,故历官州县二十年,而招解罪人,未尝翻一词云。
(选自《香山县志》,有删节)
【注】①鞫:审理,审问。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读书强记,屡试不售:得中
B.虽大吏盛气临之不能夺:改变
C.以赃钱六十千被论:议论
D.抚军闻其能,檄审之雅:平时

下列各句划线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能片词析疑狱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B.作此周折乎  耳得之为声
C.今以徇同乡罪审者何也   今其志反不能及
D.旋获二人定远县   以其无礼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交泰最初以“例贡生”的身份接受选拔,被选中调往广西,担任了苍梧县知县,后来遇到母亲去世,服满丧期之后才复出做官。
B.郑交泰担任怀宁县知县的时候,曾经审理过陈科联的案件,并为之洗脱了所有的罪名,因而导致抚军的极度不满,指责他徇私舞弊。
C.郑交泰在审理高永威案件时,坚持五个人处以死刑的意见,使提刑非常愤怒,想用罪名中伤他。
D.郑交泰曾经谒见过阳春县的谢仲玩,他接受了劝告,在审理诉讼时平心静气,用感情、道理去打动和说服罪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惟平心静气以情动之以理折之彼即倔强狡猾第徐与之言言多必有破败从其破败追求之则其情露矣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稿入复,抚军声色俱厉责曰:“而为同乡徇邪?”
(2)后抚军廉其实,以交泰为然,提刑亦悔谢。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②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③?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上》)
【注】①或:作“惑”字用,不明了,可怪。无或:莫怪。②援:取。③为(wèi):作“谓”字用。与(yú):疑问助词。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国家推行仁政是这样,个人学习和修养也是这样。如果心猿意马,胡思乱想,终将一事无成。
B.孟子认为,君王不智的主要原因是学习不专心。君王一天学到的东西,常常要隔十天、半个月才加以温习,自然无法形成智慧。
C.孟子指出,君王对于贤者的言论不能专心听取,一心只想着别的事情,即使有幸接触正道,却不能专心致志,当然无法有智慧了。
D.孟子运用“一暴十寒”和“弈秋悔弈”两个譬喻,奉劝君王对贤士的雅言应专心听取,以成就大智慧。这一教导,对青年学子的求学也颇有教益。

(2)这段论述中,孟子对于为学提出了什么主张?
答:


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于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
(2)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故君于莫大乎与人为善。
2、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2)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2、在这段文字中体现了孔子怎样的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公治长5.9》)
宰予昼寝,子曰:“!”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公治长5.10》)
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                                    
②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                                    
2、就以上两段话,说说孔子为何大加赞赏颜回?他在这里提出了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2.1》)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2.3》)
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2、就以上两章内容,说说孔子治国的基本思想及局限性何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