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厄尔尼诺现象是热带海洋洋流与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读图回答。




1.图1中,从A地到B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自西向东航行,而从B地到A地航线多选择沿较低纬度航行,简要分析两种航行路线的利弊。
2.添画箭头表示洋流L的流动方向,并画两条经过洋流L的等温线,表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洋流L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3.分析厄尔尼诺发生期间,赤道附近洋流变化与太平洋西部水温变化、气流运动三者之间的关系。                                                                              
4.厄尔尼诺发生期间,澳大利亚气候的异常变化是             ;对秘鲁渔场渔业生产的影响是  ,其成因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东西半球图”上适当处填注下列内容。(在图上填字母,5分)
A里海、B地中海、C波斯湾、D苏伊士运河、E巴拿马运河、F墨西哥湾、G佛罗里达海峡、H德雷克海峡、I马达加斯加岛、J塔斯马尼亚岛。

读下面所示的一组海峡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E代表 (半岛),F代表(洲)。
(2)沟通阿拉伯海和红海的海峡是,图中代号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代号是;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是,图中代号是;周围沙漠气候广布,附近又盛产石油的海峡是,图中代号是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乙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

(3)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一般多为_________经营的,种植作物中均有
(4)甲图所示的区域为气候。
(5)读乙图农业地域类型描述其分布规律。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反映的是过程。
(2)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其右图中的曲线相对应的是
(3)图中E→F反映了现象,其原因是
(4)图中,a、b两类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它的城市化开始时间,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

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图中看出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呈的趋势。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
①从; ②从省自治区到城市和工矿区。
(3)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性的,迁移和流动的目的主要是
和经商。
(4)这一时期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是城乡之间巨大的差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