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表是山东省1951—2003年旱涝灾害统计资料,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我省旱涝灾害的特点,并说明其主要成因。
(2)为减轻旱灾的损失,应采取哪些措施?
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下表为该区域中③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气温(℃) |
-1.0 |
-1.5 |
2.2 |
8.0 |
13.5 |
18.3 |
降水(mm) |
125 |
108 |
112 |
129 |
124 |
141 |
月份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22.5 |
24.2 |
19.3 |
13.0 |
7.0 |
1.7 |
降水(mm) |
194 |
170 |
221 |
182 |
189 |
159 |
(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并说明①②两地地形类型。(8分)
(2)描述③地的气候特征。(8分)
(3)图示地区为该国重要的加工业基地,评价其区位条件。(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整体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山东中部某县实施“外迁内聚”工程,“外迁”是指人口向发达地区流动;“内聚”是指人口向县内中心镇、中心村聚集。大量农民外出,农村土地以出租、转包等形式集中起来,承包给继续从事农业的农民(或业主)。如今,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中(不包括外出劳务收入)非农产业收入占到了45.4%,比2000年提高了30.6个百分点;山区发展果蔬生产,果蔬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上图表示该县某个中心镇的用地构成方案图,下表为国家颁布的城市主要建设用地构成比例标准表。
类别名称 |
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 |
居住用地 |
25~40 |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
5~8 |
工业用地 |
15~30 |
交通设施用地 |
10~30 |
绿地 |
10~15 |
(1)该镇的用地构成方案中符合国家用地标准的是方案________。与方案三相比,方案二容易给城市带来哪些问题?(8分)
(2)分析“外迁内聚”工程对该县的积极影响。(16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2分)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铁矿石主要进口来源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示意1996~2007年我国铁矿石的进口量及均价。
材料三 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但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是进行低层次的加工,附加值低。
(1)说明A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B地气候类型的成因。(8分)
(2)说出我国铁矿石的主要进口来源国和铁矿石进口贸易的特点。(8分)
(3)判断我国加工工业的特点,并为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地位的状况提出解决措施。(8分)
(4)分析E地所在国向D地所在国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工业类型及给D地所在国带来的影响。(8分)
图甲、图乙分别为西藏自治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示意图、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分别说出西藏年太阳辐射总最、年降水量空间变化的总体特点。(8分)
(2)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影响西藏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在GIS数据库中,他们需要调用哪些方面的专题图层?在课题研究中,他们发现西藏太阳能利用还不充分,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18分)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以下问题。(30分)
材料一 非洲部分地区水系和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拉各斯( lagos)是尼日利亚旧都和最大港口。现为西非第一大城市。也是尼日利亚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工业中心和物流中心,尼日利亚80%的商贸活动集中在拉各斯。
(1)描述尼日利亚的地理位置。(6分)
(2)比较图中河流的A河段与B河段沿岸地区地形起伏的差异,并根据图中信息说出判断依据有哪些。(16分)
材料三 物流业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物流业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实施有机结合的活动的集合。
(3)利用图和材料信息,分析拉各斯成为尼日利亚最大物流中心的区位因素。(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