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
诣红楼寻广宣①不遇留题
李 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②。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③。
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作者常有往来,诗酒唱和,过从甚密。
②红楼:长安城东北角的安国寺内朱红色的大楼,巍然屹立,富丽堂皇。
③户钩:开门的工具。诗歌第二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试简要赏析。
请找出三、四句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妙在何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画面鲜活生动,作者是怎样表现的?
这首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小题。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作者是怎样描写“山雨”的?请简要赏析。
本诗写了什么内容?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元曲,完成文后各题。
【双调】清江引·秋怀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芭蕉雨声”烘托出怎样的情思?
这首小令的后三句与“问我归期未”是什么关系?从表现手法上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送春
[宋]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本词通过三个层次,委婉细腻地抒写对“春”的情感。请分别用三个词语,概括这三个层次,然后再用一个词语概括本词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杜宇”、“黄昏”、“潇潇雨”这三个意象在抒情上所起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晚次西陵馆
高 启①
匹马倦嘶风,萧萧逐转蓬。
地经兵乱后,岁尽客愁中。
晚渡回潮急,寒山旧驿空。
可怜今夜月,相照宿江东。
注:①高启,元末明初重要诗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诗歌哪些地方呼应题目中的“次”字,请选择两处加以说明。
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