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和小红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所处深度是否有关”:
(1).如图,小明让金属块从图①到②位置,观察到测力计示数 ,说明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都选填“变小”、“变大”),他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关。
(2).小红让金属块从图③到④位置,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金属块所受浮力都为 N,她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
(3).从这两个同学的不同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探究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中学一小组的同学们认为此压强跟圆柱体的密度 、高度 、圆柱体底面积 是有关的,但有怎样的关系看法不同,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里挑选了由不同密度的合金材料制成、高度和横截面积不同、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做实验,测出实心圆柱体竖直放置时(如图所示)对水平桌面上海绵的压下深度,实验记录见下表。
序号 |
物体 |
底面积 |
高度 |
海绵被压下深度 |
1 |
合金甲圆柱体 |
10 |
5 |
0.5 |
2 |
合金甲圆柱体 |
10 |
10 |
1 |
3 |
合金甲圆柱体 |
20 |
10 |
1 |
4 |
合金乙圆柱体 |
10 |
5 |
1.5 |
5 |
合金乙圆柱体 |
10 |
10 |
3 |
6 |
合金乙圆柱体 |
20 |
10 |
3 |
(1)该小组同学是通过 来判断压强大小的。
(2)分析实验1、2或4、5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材料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圆柱体的 有关。
(3)分析 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底面积无关。
(4)此探究过程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 、 。
(5)实验结束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某一合金甲圆柱体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海绵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已知合金的密度为 ,圆柱体合金的高度为 ,底面积为 。表达式为 。
(6)上面推导出的表达式 (选填“能”或“不能” 应用于各类固体的压强的计算。
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2)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 刻度时,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风一吹,烛焰向左偏,则光屏上成的像向 偏。
(3)小明用此光具座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的情况,当人眼看清眼前 处的物体时,凸透镜的位置、形状如图乙所示。如果将物体移至眼前 处,保持透镜(晶状体)、光屏(视网膜)之间距离不变,则应该换上更 (选填“薄”或“厚” 的凸透镜(凸透镜直径大小相同),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甲图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不变,灯泡 标有“ ”,滑动变阻器 的规格为“ ”。如图乙是定值电阻 和灯泡 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当断开开关 、闭合开关 和 ,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位于 最右端时,灯泡 的实际功率为 。
求:(1) 的阻值;
(2)灯泡正常发光 ,电流通过灯泡所做的功;
(3)电源电压;
(4)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
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 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所示:
(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 拍摄一次,并测得 , ,则小球在 段的平均速度为 ,小球在 段的平均速度为 ;
(3)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象是 ;
(4)小球在 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 中点时的速度为 ,经过路程 中点时的速度为 ,则 (选填“ ”、“ ”或“ ”)。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实验室老师给小莉和小明同学分别准备了以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 、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 、 、 ”的定值电阻各一个,导线若干。
(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为0,经检查后发现是电路中一根导线断路,则发生断路的导线是 、 、 、 中的 (填字母);
(3)小莉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记录的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如表一所示,请在坐标中描点画出 图象,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表一
实验次数 |
电压 |
电流 |
1 |
1.0 |
0.2 |
2 |
1.5 |
0.3 |
3 |
2.0 |
0.4 |
4 |
2.5 |
0.5 |
表二
实验次数 |
电阻 |
电流 |
1 |
5 |
0.6 |
2 |
10 |
0.3 |
3 |
15 |
0.24 |
(4)小明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测得的三组数据如表二所示。由于操作不当,导致表二中第 次实验的数据存在错误,出错的原因是 。小明及时纠正了错误,得出了正确的测量结果和实验结论。接着小明又计算出本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