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电学实验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元件有a、b两部分,被封闭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壳内,A、B、C是三个外露的接线柱,如图所示。

(1)他们了解到a是一个定值电阻,要用“伏安法”研究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请用笔
画线代替导线将左图的电路连接成所需的电路。                
(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在U-I图中描绘出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如图(中)所示,则电阻R1=    Ω。
(3)b是一种由特殊金属制成的导体,它的额定电压是4.5V,为进一步了解b的特征,他们使用相似的步骤,描绘出了该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关系的图像如图(右)所示。由图可知原件b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       ,其额定功率约为      W。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功率的计算 欧姆定律的应用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由于大气压强和水内部压强的产生原因相同,小明猜想大气内部压强应与水内部压强有着相同的规律。由于在大气中物体所处的深度无法测量,他分别用离地面的高度和同一杯水中离杯底的高度来反映所处的深度。表一是他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的数据,表二是他收集的科学家通过相关实验得到的数据。





表一:同一杯水中

表二:同一地点大气中


实验序号
离杯底的高度
(米)
水的压强
(帕)
1
0.05
2000
2
0.10
1500
3
0.15
1000
4
0.20
500



实验序号
离地面的高度
(米)
大气压强
(帕)
5
2000
80000
6
4000
60000
7
6000
49000
8
8000
39000



①分析对比表一、表二数据中高度与压强的变化关系,可发现相同的规律是:在(13)
或同一地点大气中,(14)
②分析对比表一、表二中相邻两次数据高度变化量与压强变化量的关系,可发现不同的规律是:(15) 。 请写出两条你认为造成上述差异的可能原因:Ⅰ (16) ;Ⅱ (17)

小明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电源电压为3伏,小灯标有“2.2V”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 1A”字样,所用实验器材均完好。

①他先将实验器材(除电压表外)串联连接,发现将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后,电流表有示数,其错误原因可能是(8)。然后,他将电压表并联在小灯两端,发现电压表示数如图(a)所示,其错误原因可能是(9)
②他找到问题所在后,重新实验,闭合电键并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0)伏,小灯正常发光。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则小灯的额定功率为(11)瓦,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12)欧。

图(a)所示实验装置的名称为 (4) ,可用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图(b)、(c)为实验中的一个情景,此时探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 (5) 的关系。若利用图(c)、(d)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则应在图(d)容器中倒入(6) ,并将橡皮膜置于液体中的深度与h(7)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图所示为小华同学做“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的电路,其中的电流表尚未连接好,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连接,使灯L1和灯L2并联,电流表测量灯L2的电流。(1)(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为研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他还应继续测量(2)(3)的电流,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为了探究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小明按图完成了如下实验。

(1)按照实验过程,请补全数据记录及处理。(提醒: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表格中要填数据哟)

路段
距离(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cm/s)
AB
40.0
2

BC



AC
90.0
3

由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_。(填越来越快或者越来越慢)
(2)该实验的原理是_
(3)斜面底部用金属片挡住,其设置的目的是_
(4)斜面选择的斜度不能过大,以免_,也不能过小,以免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