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NaHCO3低温时溶解度小,侯德榜制碱的方法是: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即有晶体析出,经过滤、洗涤、焙烧得纯碱。此过程可以表示为:
① NaCl (饱和) + NH3+CO2+H2O=NaHCO3↓+NH4Cl(此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 2NaHCO3 Na2CO3 +CO2↑+H2O
现某化学小组根据上述原理在实验室中模拟制碱过程,下图C装置是溶有氨和NaCl的溶液,且二者均达到了饱和。

(1)制CO2时为了使反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上图A方框内应选用以下     装置(填序号)。简述该装置能随关随停的理由         

(2)为使实验能够进行,在B、D方框内补上所需装置:         (将装置图画在答题卡上),并指明所用试剂:       
(3)该小组同学按正确的方法连接装置,检验气密性合格后进行实验,发现析出的晶体非常少,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对某个装置进行了改进,达到了实验目的。你认为他们的改进方法是             
(4)若所用饱和食盐水中含有NaCl的质量为5.85g,实验后得到干燥的NaHCO3晶体的质量为5.46g,假设第二步分解时没有损失,则Na2CO3的产率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本题共12分)磷矿石的主要成分是Ca5F(PO4)3,并含有少量MgO、Fe2O3等杂质。工业上以磷矿石为原料制备H3PO4,一种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Ca5F(PO4)3 + 7H3PO4→5Ca(H2PO4)2 + HF
38、写出有关操作的名称:Ⅰ___________、Ⅲ。工艺流程中设计操作Ⅱ与Ⅲ的目的是
39、若在实验室里采用此种方法溶解磷矿石,请写出必须的实验注意事项,并说明理由:
40、磷矿石也可直接用硫酸溶解,两种工艺相比,该工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1、测定产品磷酸的浓度可采用滴定法。准确量取10.00 mL磷酸产品(密度为1.526g/cm3)溶于水配成1L溶液;取稀释后的溶液20.00mL,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103 mol/L标准NaOH溶液滴定;当观察到溶液恰好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变色,即为滴定终点(生成NaH2PO4),消耗标准溶液20.16 mL。
该实验过程中需要的定量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
42、若理论上滴定应耗用标准溶液20.20 mL,则相对误差为______________(按近似计算法则)。该产品中磷酸的质量分数为(保留3位小数)。

(本题共12分)硝基苯是制造染料的重要原料。某同学在实验室里用下图装置制取硝基苯,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大试管里将2mL浓硫酸和1.5mL浓硝酸混合,摇匀,冷却到50~60℃以下。然后逐滴加入1mL苯,边滴边振荡试管。
②按图连接好装置,将大试管放入60℃的水浴中加热10分钟。
完成下列填空:
33、指出右图中的错误
34、向混合酸中加入苯时,“逐滴加入”、“边滴边振荡试管”的目的是
35、反应一段时间后,混合液明显分为两层,上层呈色,其中主要物质是(填写物质名称)。把反应后的混和液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搅拌,可以看到。(选填编号)
a.水面上是含有杂质的硝基苯
b.水底有浅黄色、苦杏仁味的液体
c.烧杯中的液态有机物只有硝基苯
d.有无色、油状液体浮在水面
36、为了获得纯硝基苯,实验步骤为:①水洗、分离;②将粗硝基苯转移到盛有_____________的烧杯中洗涤、用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进行分离;③;④干燥;⑤
37、实验装置经改进后,该同学按照上述实验步骤重新进行了多次实验,充分反应后有两种情况出现,请帮助他作出分析:
(1)产率低于理论值,原因是
(2)产率高于理论值,原因是

亚硝酸钠(NaNO2)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是一种常用的发色剂和防腐剂,但使用过量会使人中毒。某学习小组针对亚硝酸钠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制取NaNO2
该小组先查阅资料知:①2NO+Na2O2 →2NaNO2;2NO2+Na2O2 →2NaNO3;②NO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NO3,然后设计制取装置如下图(夹持装置略去):

36.装置D的作用是;如果没有B装置,C中发生的副反应有
37.就算在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实验,该小组发现制得的NaNO2的纯度也不高,可能的原因是;设计一种提高NaNO2纯度的改进措施
【实验二】测定NaNO2样品(含NaNO3杂质)的纯度
先查阅资料知:①5NO2+ 2MnO4+ 6H+ → 5NO3+ 3Mn2+ + 3H2O;
②MnO4+5Fe2+8H→Mn2++5Fe3+4H2O
然后,设计如下方案测定样品的纯度。

38.取样品2.3g经溶解后得到溶液A 100 mL,准确量取10.00 mL A与24.00 mL 0.0500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在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溶液用0.1000mol/L (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紫色刚好褪去;重复上述实验3次,平均消耗(NH4)2Fe(SO4)2溶液10.00 mL,则样品中NaNO2的纯度为_________。
39.通过上述实验测得样品中NaNO2的纯度偏高,该小组讨论的原因错误的是(填字母编号)。
a.滴定至溶液紫色刚好褪去,立即停止滴定
b.加入A与KMnO4溶液前的锥形瓶未经干燥
c.实验中使用的(NH4)2Fe(SO4)2溶液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过长

铵明矾【NH4Al(SO4)2·12H2O】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可通过硫酸铝溶液和硫酸铵溶液反应制备。用芒硝(Na2SO4·10H2O)制备纯碱和铵明矾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如图1:


完成下列填空:
31.铵明矾溶液呈性,它可用于净水,原因是;向其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2.写出过程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3.若省略过程Ⅱ,直接将硫酸铝溶液加入滤液A中,铵明矾的产率会明显降低,原因是
34.已知铵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加入硫酸铝后,经过程III的系列实验得到铵明矾,该系列的操作是加热浓缩、、过滤洗涤、干燥。
35.某同学用图2图示的装置探究铵明矾高温分解后气体的组成成份。
(1)夹住止水夹K1,打开止水夹K2,用酒精喷灯充分灼烧。实验过程中,装置A和导管中未见红棕色气体;试管C中的品红溶液褪色;在支口处可检验到NH3,方法是;在装置A与B之间的T型导管中出现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可能是(任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另分析得出装置A试管中残留的白色固体是两性氧化物,写出它溶于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2)该同学通过实验证明铵明矾高温分解后气体的组成成份是NH3、N2、SO3、SO2和H2O,且相同条件下测得生成N2和SO2的体积比是定值,V(N2):V(SO2)=

(18分)用硼镁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含少量A12O3和Fe3O4)制取粗硼的工艺流程为:

已知:①硼与铝的性质相似,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③BCl3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l2.5℃,在潮湿空气中易形成白雾。
I.回答下列问题:
(1)证明溶液B中含有铁元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g与X反应制取粗硼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中制取MgCl2的“一定条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三氯化硼。

回答下列问题:
(4)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去掉B装置,可能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E装置后面还应连接的一个装置是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