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地广人稀,水稻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仍不能完全自给。9月25日上午1 1:30(北京时间),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的10名农业专家抵湘,正式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拜师学艺。读图.回答问题。专家抵湘时,马达加斯加区时为( )
A.25日6时30分 | B.25日16时30分 |
C.25日0时30分 | D.24日11时 30分 |
①地稻米产区与湖南省稻米产区相似的区位条件是( )
A.灌溉水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 | B.气候类型相同,土壤肥沃 |
C.地形平坦,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 D.精耕细作,技术条件优越 |
马达加斯加稻米不能自给的原因是( )
A.粮食需求量太大 | B.农业技术落后,产量低 |
C.岛国,种植面积有限 | D.国际市场稻米价格低廉 |
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与图中②处自然带成因最接近的是( )
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 B.东非高原出现热带草原带 |
C.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 | D.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合作迅速升温,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明显更快。2007年,广西接待东盟国家旅游者达46万人次,而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之前的2001年只有13万多人次。据此回答1—2题:广西发展旅游业的国际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 )
A.政策优惠,旅游资源丰富 |
B.交通通达度高,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 |
C.广西沿海、沿边、沿江,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 |
D.对外交流频繁,从业人员素质高 |
有利于打造广西与东盟国际旅游合作平台的措施有()
①加强国际旅游交通对接,实现旅游交通便利化②大力营建高档消费场所,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③复制各国著名人文和自然景观,营造国际氛围④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推介会,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读“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示意”,完成图中甲表示
A.海洋资源 | B.土地资源 | C.煤炭资源 | D.矿产资源 |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A.开发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大 |
B.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强 |
C.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少 |
D.人地关系的认识越来越简单 |
据某报2008年2月28日报道,长江三角洲刀鱼价格卖到了1400元/斤。渔民说,刀鱼前年一网还能打到10来条,去年能打到6、7条,今年究竟能打到多少不容乐观。据此回答下题。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有
A.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鱼类正常繁殖 | B.酸雨危害,长江水酸化 |
C.生产及生活污水大量排入 | D.合理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 |
下列有利于改善长江刀鱼现状的合理措施有
A.发展科技,进行人工增养殖 | B.从其他地区买鱼 |
C.修建水库,减少洪涝灾害 | D.上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
处理垃圾并使之资源化,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回答下题。以下行为属于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的是
A.废钢铁炼钢贩卖 | B.用建筑垃圾进行围湖造田 |
C.垃圾沼气发电 | D.泡沫饭盒的重复使用 |
为减少垃圾排放,就要实行清洁生产,其含义是
A.在洁净的环境下进行工业生产 | B.不产生任何污染的生产过程 |
C.一种将污染预防扩展到一个生产过程的生产方式 | |
D.利用清洁的能源和清洁的生产过程生产清洁的产品 |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7,回答下题。图中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中,可能引起
A.土壤污染 | B.水土流失 |
C.耕地面积减少 | D.生物物种锐减 |
当前,协调全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有
A.不断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 |
B.控制人口素质,提高人口增长数量 |
C.加强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
D.积极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