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聪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或“右”),用这种方法测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优点是拉动小车少许时间后,测力计相对地面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指针稳定,容易准确读数。且小车的运动速度变化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填“会”或“不会”)变化。
有一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Al3+、Fe3+、Mg2+、Na+、CO、Cl-、NO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现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溶液,滴入用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另取部分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氢氧化钠的量与生成白色沉淀的量可用下图表示。
试推断:
(1)该溶液中一定存在_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溶液中至少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等物质混合而成;其物质的量比为。
(3) 写出图中ab变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科学探究结果的准确性来自于探究活动中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过程的计划性、研究目的明确性。
(一)学生(甲)应用下图装置(A)所示意的方法研究氯气的性质,其中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氯气(含有空气和水蒸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2)浓硫酸的作用是。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 _。
(3)虚框中的装置应选择(填“B”或“C”),其盛放的试剂
为(填试剂名称);使用该装置的目的是;该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学生(乙)设计实验探究金属铝表面氧化膜的性质:将铝片(含氧化膜)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铝表面很快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若用同样的铝片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在短时间内铝片无明显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铝片表面出现的暗红色物质的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2)同学(乙)认为:铝与氯化铜溶液能迅速反应,而与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短时间内不反应的原因是“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表面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请你根据其思路完成下列空格:
[实验方案]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铝片,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填试剂名称),若反应明显加快了,说明上述推断正确。
(9分)有一已磨成粉末的混合物试样,是由下列六种物质中的若干种等量组成:
NaCl 、 KCl 、 CaCl2、CuSO4( 无水)、 Na2SO4、Na2CO3
为了要确定该粉末试样的成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先查了资料后,研拟了一个检验粉末试样的流程图,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化学实验室中进行实验。以下是该小组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一:用烧杯取粉末试样约2克,加蒸馏水约100毫升,搅拌后形成无色的透明溶液X。
实验二:在溶液X中加了盐酸,观察到在溶液中陆续产生气泡,至溶液不再冒气泡,溶液仍为无色透明(贴上卷标Y)。
实验三:在无色透明的溶液Y中,滴加BaCl2溶液,即见白色沉淀。
实验四:继续滴加BaCl2溶液,至白色沉淀不再产生后,过滤分离出白色沉淀,得到透明的无色滤液Z。
实验五:在滤液Z中,滴入AgNO3溶液,则见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1)根据上述实验报告,原粉末中一定没有哪两种物质﹖(填化学式)
(2)原粉末中,一定含有哪两种物质﹖ ( 填化学式)
(3)若只需回答上述(1)(2)的问题,你认为该小组同学不需要做哪两个实验(填标号)
a、实验一 b、实验二 c、实验三 d、实验四 e、实验五
(15 分)某铝合金(硬铝)中含有铝、镁、铜、硅,为了测定该合金中铝的含量,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硅不与盐酸和水反应)
(1)若固体Ⅰ中含有铜和硅,步骤①的试剂X应选择(填“NaOH溶液”“盐酸”“FeCl3溶液”);步骤②的操作是,得到固体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固体Ⅲ的化学式为步骤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的沉淀没有用蒸馏水洗涤时,会使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不影响”)
(8分)按图中所示装置,用两种不同操作分别进行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按图示连接好装置,打开止水夹a,在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片刻后,夹紧止水夹a,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