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国家政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指出材料所反映内容的内在联系。
(2)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通过全国人大实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
2011年3月30日,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会议确定北京、天津、上海、广东、辽宁、深圳等19个省市承担对口支援新疆的任务。这一举措,旨在助推新疆经济的发展和长治久安,旨在加快富民安民的步伐。新疆的发展与进步,是新疆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团结大旗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
(1)“新疆的发展与进步,是新疆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团结大旗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这里的“民族政策”指的是什么?(2分)
(2)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民族政策?(8分)
中共中央日前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胡锦涛强调,大家对文件稿提出了很多价值、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对修改好文件稿很有帮助,我们将认真研究和吸收。我们要继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全国建成小康社会携手奋斗。希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履行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为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10分)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组织举办的2011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于5月19日至24日在成都举办。来自北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西藏、陕西、青海、新疆共19个选举单位的近200名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学习。培训期间,代表们系统地学习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审议工作报告,人大代表与预算报告审查,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提高议案建议质量、增强代表活动实效等课程。
结合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对全国人大代表进行培训?(8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如南北差距积极扩大、世界人口剧增、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对世界环境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问题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系统阐释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纲领,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可持续发展观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联系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可持续发展观能被不同国家所认同。(10分)
(10分)近年来,北京市政府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通过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持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实现了社会的基本稳定,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从《政治生活》角度,请你评价北京市政府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