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亮同学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实验中:已经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部分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补充完整。
(2)小亮同学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向右偏转,而电流表指针向零刻度的左边偏转,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小亮同学排除故障后连接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较暗,为了让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端(选填“A”或“B”)移动。
(4)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指针如图13乙所示,则通过灯泡的电流是
________A,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  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小亮移动滑片又测量了两次数据后发现,三次测得的灯泡的电阻相差较大,与其他同学交流也是同样的情况,由此总结得出:当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增大,灯泡的亮度变亮,灯泡的电阻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实物的电路连接 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

反射面材料
大理石
玻璃板
木板
棉布
毛巾
海绵
反射声音
的强弱
最强


较强

几乎听不到

(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间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
(4)类比光的反射,你认为利用该装置还能研究的问题是(写出一条即可)
(5)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进行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可以研究像与物的关系。
(3)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进行(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4)本次实验中应用到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叫法。
(5)操作中小明在桌面上无论怎样调整蜡烛B位置,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下表是小明和小华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所记录的一组数据。

(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高度固定的。
(2)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低于100℃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点即可)
(3)请根据他们所记录的数据在下图中绘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如下图所示,是小明操作的实验, 其中错误的是①;②

(5)在实验中,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 (a)(b)所示,则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此时所听到的声音的情况是

(6)小明又发现加热水所花的时间太长,你认为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即可)

某同学对某物质进行加热做了如下实验
(1)右图是他对其加热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图中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熔点为℃;该物质很可能是;该图象表明它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2)这种物质熔化过程用了min。BC段中该物质处于状态。
(3)DE段表明该物质处于过程,这个过程是热的,但温度

如图所示,小明与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 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