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在学习了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相关知识后,产生了探究的兴趣,便买回20只家蚕幼虫,进行饲养与实验。
(1)在饲养家蚕过程中,小强发现桑叶很有限,于是设想:青菜叶是否能用来饲养家蚕呢?对此他进行了探究实验:[
①将20只家蚕幼虫等分成甲、乙两组,放置在相同且适宜家蚕生长发育的纸盒中,甲组用桑叶饲养,乙组用等量的 饲养,每天清理纸盒。
②经过20多天后,甲组家蚕幼虫长大、成熟,吐丝结茧;乙组家蚕幼虫却不食、变小、死亡。由此,小强得出结论: 。
(2)甲组家蚕幼虫经过吐丝结茧、化蛹、羽化成蚕蛾、交配、产卵后,小强得到了许多蚕卵。小强认为,蚕卵的孵化需要20℃~25℃的条件。为此,他做了探究实验:选取20粒蚕卵等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放置于10℃的环境中,乙组放置于23℃的环境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10多天后,观察两组蚕卵的孵化情况。
①小强此实验探究的是 对蚕卵孵化的影响。
②请你写出支持小强假设的实验现象(预测):甲组蚕卵 ,乙组蚕卵
将40只生长发育相似的蝌蚪平均分成两组,甲组的饲料中加入少量甲状腺激素,乙组的饲料不加甲状腺激素。甲组的蝌蚪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一群苍蝇般大小的小青蛙,乙组则按常规发育。
(1)此实验说明甲状腺激素能。若要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请设计一个你认为合理的实验。
(2)在实验中,乙组是起作用。
(3)留心观察可以发现,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不同,但都与周围环境基本一致,这说明。
在探究骨成分的实验中:
(1)将大鱼的一根肋骨浸泡于15%的盐酸中,经一段时间后,骨变得柔软。 这是因为骨成分中
的溶解于盐酸中,剩余的成分是。
(2)将一段骨放到酒精灯上煅烧至灰白色,轻敲这段骨便粉碎。这是因为骨中的,
燃烧掉后,剩下是脆而硬的。
在“探究在口腔中的变化”时,需要的材料是新鲜的馒头、清水、口腔中取的、碘液,并且要注意实验时水浴温度控制在℃。
某学习小组为了解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实验步骤如下表所示:
(1)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两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提出改进建议:①
②。
(2)实验设计改进后,A缸和B缸是一组实验,变量是。本实验应重复进行1-2次,取平均值,目的是。
(3)实验按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出现的实验结果是: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快.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实验中,观察到A缸蝌蚪提前变成青蛙,但青蛙只有苍蝇大小.在养殖业中,有人为了获得高产,将动物激素添加到家畜、家禽的饲料中.你认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填字母)
A.任意添加激素,提高产量,利国利民 B.任意添加激素危害人体健康
C.经常食用这些家禽及家畜的肉、蛋、奶.可以强身健体.
D. 在养殖业中,不可添加甲状腺激素,但可以添加生长激素,以利于动物和人的生长。
某课外生物科技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6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6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6块马铃薯分别埋进6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③把6个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花盆编号 |
培养条件 |
1号 |
室温(20ºC),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
2号 |
室温(20ºC),黑暗中,适量浇水 |
3号 |
室温(0ºC),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
4号 |
室温(20ºC),光照较暗,适量浇水 |
5号 |
室温(20ºC),光照较暗,大量浇水,将盆底的排水孔堵死 |
6号 |
室温(20ºC),光照较暗,不浇水 |
(1)该小组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其中1,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
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 _____。
(3)5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的原因是______ _____。
(4)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存在缺陷?请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