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江泽民《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上的讲话》
材料二:在澳门回归的激动人心的时刻,全国人民都在尽情欢呼、庆祝,人们相信:“回到祖国怀抱的澳门,必将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材料三:2008年5月20日,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就职演说中提到,未来台湾会坚持两岸和平,成为和平的缔造者,……马英九由衷盼望,两岸和解收兵,并在国际活动中相互合作、彼此尊重。马英九说:“我相信以世界之大,一定可以找到和平共荣之道!”
请回答:
(1)香港、澳门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回归祖国怀抱的(具体到年月日)?它们的回归有何历史意义?
(2)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对台湾与大陆的关系马英九由衷盼望是什么?马英九说:“……一定可以找到和平共荣之道!”,如果让你和马英九对话的话,你想告诉他这个“和平共荣之道”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走上这条道路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3)有人说:“台湾问题是一个国际性问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给予驳斥。
以下是《大国法则》的部分内容摘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的思想观念往往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先并引导社会转型;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1)请写出14—17世纪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解放运动及其核心思想;这场思想解放运动英国的代表人物是谁?(3分)
国与国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制度的竞争,政治制度上的改革或者创新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重要作用。
(2)1689年的英国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创新?(1分)
民主、自由、平等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
(3)以18世纪的美、法两国为例,分别写出两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反映上述思想的法律文献。(2分)
每当一位杰出领袖的政治生涯开始或结束时,人们的生活往往就起了变化,历史的进程也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
(4)1862年的美国面临着艰难抉择,请写出当时美国的“引路人”。他做出了如何的艰难抉择。(2分)
世界大国的版图变化没有结束也不可能结束,但世界大国的价值是恒久永存的。
(5)纵观大国的发展历程,这对当今的中国有哪些借鉴作用?(2分)
材料一中世纪后期,欧亚世界有了一个不寻常的重大发展。……欧亚大陆西端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彻底的变革。西欧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在发生深远的变化。向海外的大规模扩张就是西欧所具有的新动力的一个表现。
材料二北美社会的演变在一些方面超过了旧大陆。……诚然,殖民地曾经被用于解释和证明他们反抗国王乔治三世和英国议会合法性的思想就主要来自“英国人的权利”的传统定义。……实际上许多欧洲人认为,美利坚合众国认识到的“人的权利”构成了一个模式,即欧洲陷入黑暗和落后的民族,可以为此而充满期待地振作起来。
材料三从1763年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世纪后期西欧所经历的“空前的、彻底的变革”是指什么?西欧“向海外的大规模扩张”开始于哪一重大事件?“向海外的大规模扩张”的历史作用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当时英国议会阐述“英国人的权利”的重要文件是什么?“美利坚合众国认识到的“人的权利’”的重要文件是什么?从政治制度的角度来看,为什么说“北美社会的演变在一些方面超过了旧大陆”? (3分)
(3)请举出材料三英国在“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中的代表性成就。材料三中的三大革命的共同作用是什么?(3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欧洲移民中主要是英国人,其次还有德、法、荷兰、瑞典等国人。他们经过长期开拓和经济的频繁交流,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英语作为统一的语言,这样就由来自欧洲的移民融合的新民族――美利坚民族形成了。然而北美殖民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遭到了英国当局高压政策的阻挠,各殖民地同英国的矛盾与斗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材料二: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1) 请写出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名称并简述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
(2) 说“林肯拯救了美国”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材料三:
图三是位于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图四是“林肯和政府成员审阅《宣言》的场景”。该宣言的发表是这场战争的一个转折点……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宣告结束。
——摘自《大国崛起》
(3)图三中的自由女神像右手高擎火炬,左手紧抱象征着美国独立的一本书,这本书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宣言》指什么?颁布于何时?
(5)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之一是获取感悟,启迪今天。看当今世界,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发达的国家。通过上述美国的发展之路,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历史启迪?(至少写出两条。)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国家名称);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把材料一中划线句子的残缺部分按照史实补充完整。(4分)
前一个“……”:
后一个“……”:
(2)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出现了哪些新特点?(任意写出 2个即可。) (4分)
(3) )图一和图二分别存在于人类什么新的时代? (4分)
(4)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进行了这两次科技革命的国家都成为了世界强国,同学们,你们能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呢?(2分)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明治天皇政府把全国分成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
请回答:
(1)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中“谣传……是不公正的”? (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8分)
(3)简述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影响。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