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已知下列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O2(g)===H2O(g) ΔH=-241.8 kJ·mol-1
②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③C(s)+H2O(g)===CO(g)+H2(g) ΔH=+131 kJ·mol-1
写出表示碳不完全燃烧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II. 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b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显中性,则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出该混合溶液中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
III.下列5种有机化合物:水杨酸( )、苯酚( )、乙醛(CH3CHO)、乙酸(CH3COOH)、乙醇(CH3CH2OH)。
①其中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但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 。(填化学式)
②其中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的是 。(填化学式)
③写出水杨酸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某塑化剂(DEHP)的结构简式为:
其合成路线如下:
(1)DEHP的分子式;
(2)反应I的类型,反应IV的产物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3)M,N的结构简式分别为M、N。
(4)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
(5)一定条件下,1mol和足量的H2反应,最多可消耗H2mol。
(6)分子式为C8H6Cl4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可以通过类似:的反应得到
,请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尿素[CO(NH2)2]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高氮化肥,以天然气(含H2S)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图中某些转化步骤未列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天然气脱硫后产生的Fe2S3和H2O与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反应②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 (填 “增大”、“减小” 或“不变”)。H2NCOONH4(氨基甲酸铵)是合成尿素的中间体,其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杂化。
(4)如果整个生产过程釆用绿色化学工艺,则生产120t尿素理论上需要CH4___m3 (标准状况)。
(5)化学家正在研究尿素动力燃料电池,尿液也能发电!用这种电池直接去除城市废水中的尿素,既能产生净化的水又能发电。尿素燃料电池结构如图所示,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在某锂离子电池中,有一种有机聚合物作为正负极之间锂离子迁移的介质,该有机聚合物的单体之一(用M表示)的结构简式如右:
用相对分子质量为56的单烯烃A合成M的方法可设计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试剂II是________,反应III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___。
(2)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高聚物是制备隐形眼镜的材料,请写出生成该高聚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M与足量氯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4)在用E制备F的过程中,2分子的E反应会生成一种副产物,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种吸收峰,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A、B、D、E、G、M代表六种常见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元素M的基态3d轨道上有2个电子,A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E的简单离子在同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D、G同主族;B与D形成的化合物有多种,其中一种是红棕色气体。
(1)M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元素B、D、G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时小的顺序是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2)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GD32-的立体构型是_____ (用文字表述)
(3)M与D形成的一种橙红色晶体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化学式为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4)已知化合物EB结构与单晶硅相似,该物质可由E 的氯化物与NaB3在高温下反应制得,且生成单质B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有8.4gB2生成,则转移电子数为_____。
2012年冬季,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受到人们的强烈关注,其中NOx、CO、SO2是主要污染性气体。
I.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发生的反应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重要原因之一。
(1)有人欲选用合适的催化剂,使反应2NO(g)=N2(g)+O2(g)能较快进行以达到除去NO的目的。你认为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填“能”或“不能”)。
(2)利用催化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NO气体转化成无毒气体,相关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在一定温度下,10L某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①根据土表数据计算0~4s间用NO表示的平均速率v(NO)=;达到化学平衡时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是否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在5~6s时,若K增大,5s后正反应速率(填“增大”或“减小”)
③在5~6s时,若K不变,以上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原因可能是。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缩小容器的体积
C.降低CO2浓度D.升高温度
II为探究硫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里是否有SO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绝热环境下进行了定量实验探究。探究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
(3)对数据进行分析可知,等质量的硫在纯氧中燃烧产生的SO3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SO3(填“多”或“少”),原因可能是。
A.纯氧中氧气浓度高,有利于化学平衡向右移动
B.化学反应
C.纯氧中氧气浓度高,单位时间内发热量大,致使反应体系的温度较高,不利于化学平衡向右移动
D.3g硫在纯氧中燃烧比3g硫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不利于化学平衡向右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