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分布示意图,其中字母A、B、C所指的是血管,且红细胞在B血管内是单行通过的,D是某种器官,"→"所指的方向是血液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如果D是脑,则C血管里血液的含氧量比A血管(填"多"、"少"或"相同").
(2)如果D是小肠,刚C血管里的血液流入心脏时,最先到达
(3)如果A与右心室相连,C与左心房相连,则D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2010年11月11日至2011年4月1日,我国完成了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下面是科考队员在南极的一些做法: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南极科考队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主要是因为南极生态系统中

A.

生产者很少

B.

消费者很少

C.

分解者很少

据报道,上海崇明岛的鸟类数量明显减少,原来长满芦苇的海滩,现在基本被三十年前引进的"互花米草"所侵占。研究后推测,过密的互花米草使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沙蚕等动物生存空间变窄、数量变少,从而影响杂食性鱼类和以鱼为食的鸟类生存。请据此回答: (1)写出此海滩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2)下列是有关崇明岛鸟类数量减少原因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 鸟类食物短缺 B. 互花米草繁殖过快
C. 食物链被破坏 D. 鸟类筑翼缺乏材料

1992年8月22日,陕西某村民采到一不明物体,手感柔软,生长迅速。科学家通过活体培养、细胞观察等研究后认为,它是我国首次发现、世界罕见的珍稀生物,俗称"太岁"。
(1)下列证据中,与判断该不明物体为生物无关的是

A. 具有细胞结构 B. 能进行新陈代谢
C. 手感比较柔软 D. 能快速生长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要观察更大、更清晰A的结构,应先将载玻片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换用高倍镜。

日本地震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核反应堆冷却水被排入海洋。半个月后,在我国黑龙江省东北部检测到放射性碘。放射性碘与普通碘一样会被人体吸收,过量吸收后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较大剂量的核辐射一方面损伤甚至杀死人体的细胞,直接导致人体发生疾病,严重的引起死亡,另一方面可能损伤人体的DNA,引起癌症或生育出有缺陷的后代。
(1)核反应堆冷却水排入海洋,对海洋造成辐射污染,一段时间后,该区域污染程度最高的生物是()
A.小鱼 B.海藻 C.扇贝 D.大鱼
(2)一般情况下,人体会清除损伤的细胞,以维持健康,这是依靠人体的功能来实现的。
(3)碘是人体合成激素的重要成分。
(4)口服药碘片可以防辐射,但孕妇不宜服用,为了补充碘,可适量食用()
A.蔬菜 B.水果 C.海带 D.肉类
(5)辐射引起细胞癌变的实质是()
A.DNA分子的改变 B.细胞膜被破坏
C.引发病毒感染 D.食物中混有不安全的化学致癌物
(6)核辐射可能导致受害者生育有缺陷的后代,这种情况损伤的是细胞的DNA。

在温室大棚内进行作物种植具有减少水分蒸发,便于调控棚内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优点。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作物生长旺盛时期,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分,被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水分绝大部分被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效地散热,还能促进
(2)对温室内的土栽作物施用有机肥,不仅有利于培育绿色食品,还可增加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3)对棚内栽培的作物适当增加光照,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其中的道理是适当增加光照可使增强。
(4)假如在大棚内培育玉米新品种,会因风力不足,雌花穂得不到足够数量的花粉。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采用的方法。
(5)"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的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低碳生活"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从而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至少写出两条来和大家分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