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题:
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权,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于6岁以上的公民,每6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2段(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相当于自由民的l/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第三……
(1)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的内容?(3分)此次改革日本学习的是中国的哪些朝代?
(2)这次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对日本有什么影响?(6分)
(3)日本通过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在今天的日本你能找到哪些中国文化的影子?今天我们学习了这段历史,对你有何启示?(6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战略布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让我们一起来简单回顾中外民主法制建设的历程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以民主代替专制、以法治代替人治的渐进过程。英国、法国和美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夺得了政权,通过颁布法律来确保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取代封建专制。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54年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得到加强。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说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美国独立战争时和法国大革命时,这些国家分别颁布的法律文件名称,并分别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1954年制定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加强了民主和法制建设,先后颁布了哪些法律?(写出两部法律的名称,2分)
大国经济影响着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走向。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片,说出19世纪60年代初期,俄、美在经济发展中存在怎样的阻碍?它们分别是怎样解决的?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新的应用。“
-------罗斯福
(2)当时这个国家面临什么问题迫使罗斯福要实行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这句话说明了罗斯福采取这一做法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三:下图是美国、西欧、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
(3)由上图看出,美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处于世界第一位,该时期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推行了什么政策?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发生这种变化的国际背景是什么?
(4)由上图指出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材料四:定居北京的加拿大琳达,早晨起床后,打开韩国制造的电视机收看早间新闻,一边吃着面包,一边喝着巴西产的咖啡。然后开一辆由世界最大经济体成员国所产的汽车去一中加合资企业上班。
(5)琳达的生活与工作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为适应这种趋势,本世纪初中国实行的最重大举措是什么?
中外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1)中国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是在什么运动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共产党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了胜利?
材料二: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2)为纠正材料中所叙述的错误,列宁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1928----1937年,苏联“用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采取的措施是什么?1936年苏联形成了怎样的经济模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怎样的波折?
材料三:毛泽东说“我们现在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3)为改变材料三的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在实行该举措的过程中,国家还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请你说出这次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开始了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这期间出现的重大失误是什么?
材料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都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4)材料四中指出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我国在农村和城市分别是怎样“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邓小平被称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怎样的改革开放之路?
(5)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从两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什么启示?
从人治到法治,从神权到人权、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讲话充分体现了这一历史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1)材料一图1人物是我国古代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他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图2 是汉莫拉比法典石柱,世界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至今人们仍然怀念图3人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2)材料二意识到“制度上感觉不足”后,中国分别开始了怎样的探索?第二次探索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材料三 美国前总统布什在演讲中说:“人类千百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3)历史上英、美两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实现了把“把权利卷进制度的笼子里”? 美国在文件中是如何限制统治者的权利的?
材料四“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马克思
(4)材料四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发表有什么标志意义?
材料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5)材料五出自哪一文件?该文件的性质是什么?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自古以来,我国各朝代都注重加强对边疆的管辖,维护国家的统一。
材料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1)“扫六合”实现统一在哪年?秦王统一后如何管辖边疆的?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的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请分别写出西汉、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清朝前期分别设立哪些机构加强对西北、西南、东南地区的管辖?
(二)近代以来祖国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
材料三 战争打响后,沙皇政府认定这是趁火打劫的大好时机……860年初,沙皇政府决定仍以“和平”和“中立”的身份,周旋于中国和英、法之间,为俄国谋取最大的利益。
(3)19世纪,俄国最终“谋取”到什么“最大利益”使我国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近代列强割走的最早的领土是什么地方?
材料四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
(4)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于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规定?新中国为完成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什么方针?同时为解决台湾问题给我们带来希望和信心的是哪两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