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姑苏怀古
姜 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①柁牙:船的桅杆。“柁”通“舵”。
②苏台:即姑苏台,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筑之宫殿,奢侈豪华,以供吴王淫乐。
前两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你怎样理解今之柳曾扫古落花?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5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文天祥词《酹江月》,完成下面题目。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忽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1. 词的上片中“铜雀春情”化用了杜牧《赤壁》中的诗句“。”抒写亡国之恨;下片中“睨柱吞嬴”及“回旗走懿”是借用  的故事及诸葛亮死后吓退司马懿的故事,表达自己要象他们一样进行殊死斗争、以死报国的决心。
2.词分婉约、豪放两派,试结合本词抒发的思情感情,分析其风格特征。

阅读下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雁韦应物寒塘 赵嘏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这两首都是抒发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阅读下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海楼①
米芾
云尖铁瓮②近青天,飘渺飞楼白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州:滨水的地方。
1、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耸立云间,临近青天,作用是
2、本诗颔联在两句之首分别冠以“三峡”、“六朝”,从两个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3、对“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A.登楼望江,联想到了三峡的险峻
B.片片帆影,倒映在诗人的酒樽里
C.征帆流舸,激起诗人饮酒的豪情
D.涛声阵阵,引发诗人作诗的雅兴

4、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3题。
浪淘沙令
王安石
伊吕①两衰翁山,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②。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注]①伊吕:指辅佐汤王灭了夏桀的伊尹和辅佐武王灭了殷纣的吕尚(字子牙,号太公)。②风虎云龙:《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意思是说,云跟随着龙出现,风跟着虎出现,人世间如果出现了圣明的君主,那么,国家和社会就会昌盛繁荣起来。
1.“历遍穷通”是什么意思?“一为钓叟一耕佣”表明什么?
2.“汤武偶相逢”说的是谁与谁相逢?“兴王只在笑谈中”一句是什么意思?
3.这首词是咏史之作,但又不是单纯的咏史,为什么?请联系蕴含在词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两首赠别诗,完成1-2题。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离亭赋得折杨柳
李商隐
暂凭尊酒道无谬①,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注]①谬(liao):依赖。
1.试说明这两首赠别诗在选材和内容上的相同之处。
2.请分析比较这两首诗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