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2分)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图1所示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能否进行无氧呼吸,操作如下:
配制5% 的葡萄糖溶液20 mL,经煮沸冷却后注入装置中的广口瓶中,向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培养液,最后以石蜡油封住瓶中液面。连接广口瓶与装有BTB溶液的试管,将装置置于适宜条件下,观察BTB溶液颜色及培养液的温度变化。(注:BTB溶液在CO2浓度为0.03% 时呈红色,当CO2浓度大于0.03% 时呈黄色,小于0.03% 时呈紫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小组首先将干酵母加入20 mL 5%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活化培养,图2是酵母菌活化过程中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实验中最好选择图中___________点时的酵母菌作为材料,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进行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排除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还应该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与上述实验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一段时间后,对照实验中的BTB溶液仍然保持红色,实验组中的BTB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确认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还需检测培养液中是否有___________产生。
Ⅱ.某小组同学查阅并学习了植物生长素的有关内容“植物的向重力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通常植物幼苗在水平放置时,根向地弯曲生长,表现为正向重力性;茎则背地弯曲生长,表现为负向重力性。植物的向重力性是由于重力引起根、茎器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而导致的差异生长。”随后,他们提出了问题:“植物的叶是否也有向重力性呢?”由此,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请你参与其中,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假设】植物叶片具有向重力性
【实验材料】葱叶
【实验步骤】(1)选取葱叶并分组:用剪刀在葱叶的基部剪断,选择直的葱叶。
A组:葱幼叶;    B组:未成熟叶(介于幼叶与成熟叶之间);   C组:成熟叶
(2)固定:将A、B、C叶横放在同一培养皿中,叶基端放在培养皿中,叶尖端放在培养皿缘外,在叶中部用透明胶将叶固定在培养皿缘上。
(3)加水:加清水于培养皿中,叶基浸入水中培养24小时。
(4)重复实验:重复多次。
【分析思考】
(1)从实验假设和步骤来看,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                    
(2)由于重力的作用,葱叶的生长素是如何分布的?                      
(3)上述固定葱叶的培养皿还需做怎样的外部处理,才能保证控制了变量?          
【实验结果】A组叶片向上弯曲,弯曲程度最大;B组叶片向上弯曲,弯曲程度较A组小;C组叶片几乎不弯曲;
【结论】①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吗啡是一种生物碱,对人体有镇痛作用。经常使用吗啡镇痛,不仅使病人上瘾,而且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因此,吗啡在医疗上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近年来科研人员在高等动物的脑中发现了比吗啡更具镇痛作用又不会使病人上瘾的物质,其分子结构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6分)

(1)合成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是,其结构通式可表示为。该化合物的名称可称为
(2)该化合物的水解产物有_______种,其水解产物的分子量之和比该物质的分子量多了__。
(3)在细胞中合成该化合物的反应方式称为_________,鉴定该物质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4)该物质的合成场所是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9分,除第1空1分,其余每空2分)探究土壤微生物对农药的分解作用

(一)方法步骤
(1)选取几种有代表性的土壤,将土壤混合均匀,并等量地分装在一些相同的容器中。
(2)容器均分成两组,编号A、B。将A组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组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向A、B两组各容器内的土壤喷施等量(M)的无菌农药“氧乐果”,然后把两组容器放入恒温箱中培养。
(4)六周以后,检测A、B两组中“氧乐果”的剩余量,并计算各组农药剩余量的平均值(Na、Nb)。
(二)结果分析:请预测实验可能的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1)当M= Na,M>Nb时,说明农药的分解仅是微生物分解的结果。
(2)当_____________时,说明农药的分解仅是物理因素的结果。
(3)当_____________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为了探究该弃耕农田土壤小动物的类群丰富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从选取的样土中收集小动物,但他们设计的这一装置不够完善,请写出完善该装置的做法:

(每空1分,共4分)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

据图回答:
(1)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号家兔。
(2)首次注射后,②号—⑤号家兔均出现了低血糖症状,说明胰岛素具有_________作用。
(3)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状最先得到缓解的是____________。

(每空2分.共14分)如图表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科学家在进行图中[①]操作时,要用分别切割运载体和目的基因,运载体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 DNA 片段的黏性末端的碱基之间通过原则而结合。
(2)要筛选出含重组DNA的细胞应将细胞放入含的培养基中。
(3)Ⅲ是导入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经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有抗虫特性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细胞中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产生的F1中,仍具有抗虫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将上述抗虫棉植株的后代种子种植下去后,后代往往有很多植株不再具有抗虫特性,原因是。要想获得纯合子,常采用的方法是
(4)下列是几种搭配的密码子,据此推断图中合成的多肽,其前三个搭配的种类(按前后顺序排列)是。〔甲硫氨酸(AUG)、甘氨酸(GGA)、丝氨酸(UCU)、酪氨酸(UAC)、精氨酸(AGA)、丙氨酸(GCU)〕


(每空1分,共12分)下图表示人和高等动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兴奋在①⑦上以 形式向前传导,在突触的传递过程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至 ,引起其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递质到 ,然后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
(2)当图中的感受器感受到寒冷刺激时,图中作为效应器的内分泌腺是 。垂体受到来自下丘脑分泌的 刺激,合成并分泌某种激素,这种激素刺激某内分泌腺合成并分泌 ,促进新陈代谢,以使机体抵御寒冷。
(3)神经细胞与肌细胞接触点的递质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肌细胞收缩,乙酰胆碱很快被胆碱脂酶分解,肌细胞恢复舒张状态。美洲箭毒有与乙酰胆碱争夺受体的作用,若美洲箭毒进人人体,其效应是
(4)当图中的感受器感受到血糖含量降低时,图中的“内分泌腺”为 ,它们分别分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