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Na+>Mg2+>Al3+>F- |
B.热稳定性:HCl>H2S>PH3>AsH3 |
C.酸性强弱:H3AlO3<H2SiO3<H2CO3<H3PO4 |
D.碱性强弱:KOH>NaOH>Mg(OH)2>Al(OH)3 |
下列有关反应能量变化图像的判断错误的是
A.I可表示需加热的放热反应 | B.Ⅱ可表示需加热的放热反应 |
C.Ⅲ可表示爆炸反应 | D.Ⅳ可表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
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分数为a的乙腈(CH3CN)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水,所得溶液中乙腈质量分数为0.4a,则乙腈的密度(ρ1)与水的密度(ρ2)的关系是
A.ρ1>ρ2 | B.ρ1=ρ2 | C.ρ1<ρ2 | D.无法确定 |
某气态化合物X含C.H.O三种元素,已知下列条件:(1) X中C的质量分数;(2) X中H的质量分数;(3) X在标况下的体积;(4) X对H2的相对密度;(5) X的质量。欲确定化合物X的分子式,所需的最少条件是
A.(1) (2) (4) B.(2) (3) (4) C.(1) (3) (5) D.(1) (2)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互不同族,其中只有两种为金属;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与W、Y与Z这两对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 ,单质Y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Z>W |
B.XW2熔点为107℃,沸点为142.5℃,说明固态XW2为分子晶体 |
C.YW3水溶液蒸干并灼烧可得固体YW3![]() |
D.ZW2分子结构见上图,说明ZW2是极性分子 |
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沉淀溶解后,生成深蓝色的配离子为[Cu(NH3)4]2+ |
B.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乙醇,有沉淀析出 |
C.在[Cu(NH3)4]2+离子中,Cu2+提供空轨道,NH3提供孤电子对 |
D.反应前后,Cu2+浓度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