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操作或者说法错误的是
A.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乙酸全部转化为乙酸乙酯 |
B.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层后,除去水层 |
C.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
D.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 |
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共a mol,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共收集到b mol氢气,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则原混合物中单质铁的物质的量为 ()
A.![]() |
B.(a-b) mol | C.![]() |
D.(a+b) mol |
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A、2molB和1molA、1molB。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A(g)+B(g)xC(g)△H<0测得两容器中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容器中反应达平衡时,平衡常数K(甲)<K(乙)
B.将乙容器升温可使甲、乙容器内各物质的体积分数相同
C.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2molB,则平衡时甲容器中0.78 mol/L<c(A)<1.56 mol/ L
D.x不可能等于2
已知:pAg=-lg{c(Ag+)},KspAgCl=1×10-12如图是向10mLAgNO3溶液中逐渐加入0.1 mol/L的NaCl溶液时,溶液的pAg随着加入NaCl溶液的体积(单位mL)变化的图象(实线)。根据图象所得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提示:KspAgCl>KspAgI)
A.原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
B.图中x点的坐标为(100,6 ) |
C.图中x点表示溶液中Ag+ 与Cl- 浓度相同 |
D.把0.1 mol·L-1的NaCl换成0.1 mol·L-1NaI则图象在终点后变为虚线部分 |
如图是某研究小组采用电解法处理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H2S废气的工艺流程。该方法对H2S的吸收率达99%以上,并可制取H2和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收H2S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 |
B.电解过程中的阳极反应主要为:2Cl-—2e-→Cl2 |
C.该工艺流程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
D.实验室可用点燃充分燃烧的方法消除H2S污染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A |
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 溶液的pH |
前者pH比后者的大 |
非金属性:S>C |
B |
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SO2具有还原性 |
C |
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加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
出现淡黄色沉淀 |
溴乙烷发生了水解 |
D |
向等浓度的KBr、KI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 |
先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Br)>Ksp(Ag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