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4日,《中国日报》指出,信息公开从“三公经费”切入。“三公”经费公开不仅是反腐倡廉建设新形势下打造阳光政府的重要一步,也是民主政治建设新条件下构建法治政府的必由之路。政府使“三公”经费公开透明说明了
| A.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
| B.从制度上保证了公民的知情权 |
| C.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 |
| D.自觉接受监督的决心与诚意 |
去年,北京市要求58个部门公开部门预算,并提交市人大审议。这表明
| A.北京市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
| B.北京市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有监督中央人民政府的权力 |
| C.北京市政府是市人大的执行机关,受市人大的监督 |
| D.人大具有审议、表决、提案、质询的权利 |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国民收人稳步提高,城乡居民用于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文化消费越来越大。这表明()
| A.生产决定消费 | B.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
| C.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 D.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
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文化消费量存在3 000亿元到4 000亿元的结构性缺口。专家分析,文化产业在强有力需求的带动下,有望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扩大内需的新亮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①有利于扩大内需②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③有利于改善居民的消费结构④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针对材料中的问题,我们应该()
| A.彻底抛弃传统文化 | B.对传统文化全盘继承 |
| C.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 D.以外来文化代替传统文化 |
不同地方,剧种不同,这表明()
| A.文化的区域特征 | B.不同地方的民族不同 |
| C.文化的求同存异 | D.文化的实用性特征 |
由于缺乏传承,我国灿烂瑰丽的文化宝库的“库存”正日益减少。据广西文化部门有关资料,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有地方剧种18个,到上世纪末,除桂剧、壮剧、彩调剧、粤剧外,其他剧种已难得一见。以前,我国存在许许多多的剧种表明()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
| C.中华文化过于繁杂 | D.中华文化有包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