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人称赞一个外国朋友说:“你的中文说得很地道。”外国朋友说:“真的吗?谢谢你!”这个中国人认为外国朋友是个容易满足、骄傲、不够谦虚的人。
请回答:(1)你认为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你如何努力,缩小并跨越这种沟通上的障碍?
材料:“小康曾经是我们多少人追求的梦想,现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我们。今天,亿万中国人圆了期盼已久的小康梦,满怀希望的奔向更加富裕的小康”
(1)要“满怀希望的奔向更加富裕的小康”,是指什么样的小康?
(2)要实现这样的小康我们应该怎么做?
材料一:从“神州”1号至“神州”10号,从天地往返、出舱活动到交会对接……神州飞天的壮美航迹,一次次将中华民族的崭新高度标记在浩瀚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启动以来,不断探索,成功发射10艘飞船,一个目标飞行器,5次把航天员送上太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3个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4年1月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本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10位科技专家和313项成果。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5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8项;授予8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科学技术合作奖。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上述材料分别表明了什么?
(2)科技实力决定国家命运,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谁不重视科技,谁就要被淘汰。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3)请你为如何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两条建议。
材料一: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中华水塔”是它的另一个名字。那里曾水草丰茂,湖泊星罗棋布,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这个地方的生态急剧恶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冰川、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
材料二:2013年10月14日,财政部发布消息,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资金,全部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具体包括京、津、冀、内蒙古、晋、鲁六个省区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重点向治理任务重的河北省倾斜。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的什么?
(2)严峻的生态环境现状,我国应如何应对?
(3)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中学生应怎样作出自己的贡献?
十八大之后,“中国梦”已成为我们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然而,要把梦想变为现实,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我们自己选择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
(2)从国内形势分析,“中国梦”的实现,为什么任重而道远?
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和发展,让我们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充满信心。结合教材第三课内容谈谈这信心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