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今春以来,我市某养鱼专业村鱼塘里的鱼经常大面积集群死亡。经相关部门调查发现鱼塘附近的村民多年来一直向鱼塘倾倒大量的生活垃圾,最后得出结论鱼塘的水质变坏是导致鱼塘内鱼集群死亡的主要原因。我校某科学兴趣小组想验证此事,下面是他们设计的一个探究方案。请你完善。
提出的问题是:被生活垃圾污染的水质影响鱼的生存吗?
(1)根据上述提问,你作出的假设是:                                      
(2) 该探究实验中控制的变量为            
(3)实验方案如下:A.用甲、乙两个容量相等的养鱼盆,甲盆放1000ml生活垃圾浸出液,乙盆放入                   
B.甲、乙两盆各放入1条生活状况相同的小鱼。
C.将两盆鱼都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于鱼生活的环境中,每天都喂等量的同类饲料。
(4)每天进行观察,并如实记录。
(5)根据你的实验设计,预测你的实验结论为:如果乙中小鱼生长状况比甲盆中好,则说明被生活垃圾污染的水质        鱼的生存。(填“影响”或“不影响”)
(6)只用1条小鱼科学吗?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A、B、C、D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检验唾液淀粉酶作用的系列试验装置。请仔细分析后回答: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
(2)图B的2号试管内加入2ml唾液的话,1号试管内加入清水的量应该是_______,1号试管在实验中起到___________作用。
(3)图C是将两只试管同时放入烧杯中水浴保温,为使实验现象明显的话应该
让水温保持在37℃,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D表示向1、2号试管都加入______________,如果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完全分解的话,1、2号试管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某同学猜想,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是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的?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

A.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分成2等份;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准备适量的清水、碘液和恒温箱。
B.取2支洁净且大小相同的试管,分别编号为①.②,做如下处理:
在①号试管中放入1份馒头碎屑,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的搅拌;
在②号试管中放入1份馒头碎屑注入2毫升,并进行充分的搅拌 。
C.将2支试管一起在37摄氏度的恒温箱中放置5—10分钟。
D.在2支试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

E.观察并记录个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
(1)请将实验的B步骤补充完整。
(2)该探究实验设置的实验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设置②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①、②号试管中,不会出现蓝色的试管是______号,不出现蓝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某同学选择一种盆栽的斑叶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叶片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界线清晰。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在透明塑料袋中放置氢氧化钠的用途是

(2)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耗尽叶片内的淀粉,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方案如下:
(3)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4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
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
(4)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表明;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表明

小明爸爸说:“在我小的时候,田埂、地头有很多的蚯蚓,可是现在蚯蚓越来越少了。”小明想蚯蚓为什么越来越少了呢?会不会是农药施用过多的原因呢?
(1)小明在探究前提出的问题是:
(2)你觉得要探究清楚这个问题,应该控制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3)现如今田地里的蚯蚓越来越少,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4)蚯蚓在T型迷宫内,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无电极一侧的潮湿暗室,这是蚯蚓的行为,蚯蚓建立这种行为的主要方式是

如图所示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据图回答:

(1)本探究实验中号种子能萌发。
(2)5号种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有可能萌发?

(3)当2号和1号作对照时,变量为,2号和5号作对照时,变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