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
如图是某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该图中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
箭头是
A.①③ | B.②③⑤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如图所示食物网中,鹰同时占有的消费级和营养级分别是
A.次级、三级消费者;第二、三营养级 |
B.次级、四级消费者;第三、四营养级 |
C.三、四级消费者;第三、五营养级 |
D.次级、四级消费者;第三、五营养级 |
图中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个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哪条食物链与金字塔相符
①②树③昆虫④兔⑤鸟⑥狼
A.①→③→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⑤ | D.①→③→⑥ |
稻田中农民要拔掉稗草,鱼塘中要不断清除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看这是为了
A.保持生态平衡 | 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
C.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 | D.使物质能够尽快地循环流动 |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