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 B.只有35S |
C.一定有32S,可能有35S | D.只有32P |
微生物种类繁多,生长所需条件各不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培养病毒 |
B.用无氮培养基能从土壤微生物中分离出硝化细菌 |
C.谷氨酸棒状杆菌在pH为酸性时,才生成谷氨酸 |
D.培养![]() |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现代生物技术也是利用这一点来改变生物遗传性状,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技术造成的变异,实质上相当于人为的基因重组,但却导致了自然界没有的定向变异的产生 |
B.体细胞杂交技术是人为造成染色体变异的方法,它突破了自然界生殖隔离的限制 |
C.人工诱变没有改变突变的本质,但却因突变率的提高而实现了定向变异 |
D.经过现代生物技术的改造和人工选择的作用,许多生物变得更适合人的需要 |
下列与病毒相关的表达中,正确的有()
A.面对病毒的感染,人体往往是先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 ![]() ![]() |
B.病毒的基本结构是核衣壳,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是衣壳粒 |
C.将噬菌体制成“生物农药”可特异性地杀灭松毛虫等农林害虫 |
D.灭活后可制备疫苗,可作为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剂 |
下列关于生物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聚乙二醇可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经过培养能得到优良动物个体 |
B.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DNA分子中 |
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只有侵入到相应豆科植物的根内才能够固氮 |
D.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显微镜下可![]() |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体不是只有体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
B.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 |
C.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理论基础 |
D.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其原因是所含基因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