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科学家从某些能无限增殖的细胞的细胞质中分离出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该基因能激发许多动物细胞分裂,这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促进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诱导因素是_______。
(2)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时有两次筛选,第1次筛选的目的是_______。第2次筛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有人提出,可以直接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其思路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①酶A是指_______,酶B是指_________。
②对已导入重组质粒的Ⅱ进行“检测”的目的是_____;题目中Ⅱ所指的细胞是________,Ⅲ所指的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
(4)也有人提出用细胞核移植技术构建重组细胞来生产单克隆抗体,试用相关的图示及文字表示该过程: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了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问题是: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是否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实验装置(如图Ⅰ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的序号并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弯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Ⅲ如何设计?
。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完成下表:(选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动”)
序号 |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
结论 |
|
装置Ⅱ |
装置Ⅲ |
||
A |
不移动 |
只进行需氧呼吸 |
|
B |
不移动 |
只进行厌氧呼吸 |
|
C |
既进行需氧呼吸![]() |
下图一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二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下表为测得A植物的相关数据。请分析回答:
温度(0C)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1)据图一,A和B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
(2)图一中的a点表示。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
(4)图二中e点与f点相比较,f点的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若在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光照强度由e变为d,则C3含量瞬间变化是________(填“减少”、“增多”或“不变”)
(5)据上表数据,若每天对A植物进行10小时光照、14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50C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否正常生长?。若一天中的光照与黑暗时间长度相同,则在_________0C 温度下,植物一天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由于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此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细胞膜中的,由此较好地解释细胞膜结构的性。
(3)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发现,其外膜包含很多称作“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物质的这种跨膜方式为,体现了生物膜功能上的性。若将线粒体的蛋白质提取出来,脱离膜结构的大部分蛋白质无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说明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
(4)构成细胞的细胞器中,除了、外,其它都是由生
物膜构成的。
某植物细胞的基因型为Aa,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①减数第Ⅰ次分裂正常,减数第Ⅱ次分裂不正常;
②减数第Ⅰ次分裂不正常,减数第Ⅱ次分裂正常。
若上述两种情况中不正常分裂时染色体都移向一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都为Aa |
B.两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都为AA或aa |
C.第①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第②种情况下,配子基因型为Aa |
D.第①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为Aa,第②种情况下,配子基因型为AA或aa |
右图为细胞周期中部分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
A.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
B.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 |
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 |
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化变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