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有什么关系时,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圆柱体,测得圆柱体的体积为5´10-4m3,圆柱体的重为6 N。当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某种液体中时(圆柱体始终竖直),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并计算出液体在圆柱体下表面处产生的压强为P,所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h/m |
0.1 |
0.2 |
0.3 |
0.4 |
0.5 |
F/N |
4.8 |
3.6 |
2.4 |
1.2 |
0 |
P/Pa |
1.2´103 |
2.4´103 |
3.6´103 |
4.8´103 |
|
(1)分析表中前4次数据可知:在同一液体内部产生的压强与深度成_________。
(2)分析前4次实验数据可知: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
(3)在第2次实验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6 N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圆柱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是___________m3。
(4)在第5次实验中,圆柱体的下表面对液体产生的压力是____________N,该处对液体产生的压强是_____Pa,实心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小明同学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下图所示,它的错误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某一物体长度时,测得四次的数据分别是16.75cm、16.73cm、16.76cm、16.74cm,那么本次测量结果应记为。
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刻度尺,其分度值是,该物体的长度为cm。A、B两把刻度尺精确度更高。
小丽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作了以下猜想:(1)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2)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3)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有关猜想是否正确,她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读出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
步骤2:把砝码放在木块上(如图乙),匀速拉动木块和砝码,读出测力计读数;
步骤3: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匀速拉动木块和砝码(如图丙),读出测力计读数。
实验 次数 |
接触面材料 性质 |
压力 /N |
摩擦力 /N |
1 |
木块与木板 |
8 |
4.0 |
2 |
木块与木板 |
12 |
5.4 |
3 |
木块与毛巾 |
12 |
8.5 |
(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显示的读数是拉力F的大小,间接测得摩擦力f大小的关键是要保证木块做
运动.
(2)比较1、2次实验可以得到:
比较2、3次实验可以得到:
(3) 为了检验“猜想3”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在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
答:(步骤4)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如图。
(1)将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或者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左/右),直至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若保持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不变,使弹簧测力计在A点由竖直向下拉改为斜向下拉,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
(3)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以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