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有什么关系时,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实心圆柱体,测得圆柱体的体积为5´10-4m3,圆柱体的重为6 N。当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某种液体中时(圆柱体始终竖直),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并计算出液体在圆柱体下表面处产生的压强为P,所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h/m
0.1
0.2
0.3
0.4
0.5
F/N
4.8
3.6
2.4
1.2
0
P/Pa
1.2´103
2.4´103
3.6´103
4.8´103
 

(1)分析表中前4次数据可知:在同一液体内部产生的压强与深度成_________。
(2)分析前4次实验数据可知: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
(3)在第2次实验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6 N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圆柱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是___________m3
(4)在第5次实验中,圆柱体的下表面对液体产生的压力是____________N,该处对液体产生的压强是_____Pa,实心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同学做“探究实心均匀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把由A、B、C三种不同材料制成的若干个均匀实心圆柱体分别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沙面上,进行了多次实验,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通过比较,发现沙面的凹陷程度有相同也有不同,实验序号1、2与3凹陷程度相同且最大,4、5与6凹陷程度相同且其次,7、8与9凹陷程度相同且最小。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材料
A
A
A
A
B
C
A
B
C
材料的密度
(×103千克/米3
6
6
6
6
4
3
6
4
3
高度
(×10-2米)
8
8
8
6
9
12
4
6
8
底 面 积
(×10-42
30
20
10
10
10
10
10
10
1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高度相同时,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也相同,与底面积的大小(1)(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与7(或5与8或6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高度越高,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2)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实心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归纳并得出的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5)
(5)小明同学经过上面的探究分析及归纳,又进一步得出了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圆柱体的高度成正比,与圆柱体材料的密度成正比的结论。
你认为此结论(6)得出(选填“能”或“不能”)。

在图16“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实验目的是研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1)所受重力之间的关系。实验过程及记录的数据用图16中字母表示,其中物体受到的(2)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F1,物体受到的(3)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差(F1-F2)。若阿基米德原理成立,则(F1-F2)与(V2-V1)应满足的关系为(4)(均用字母表示)。

某小组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他们连接的电路如图14所示。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处于(1)状态(选填“断开”或“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变阻器的(2)(选填“左”或“右”)。电流表左边接线柱的符号应是(3)(选填“+”或“-”)。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5所示,则测得此电阻的大小为(4)欧。

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测量不规则铜块质量的器材应选用图13中的(1)(选填“a”或“b”)。为完成该实验还必须要用的仪器是(2)。测定铜块密度的实验原理是(3)。 实验中采用多次测量的目的是(4)

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拴有细线的已知体积为V的重物、密度计、搅拌器、大容器及两种足量的液体甲和乙,上述器材均满足实验要求。其中甲、乙液体的密度相差较大,易混合形成均匀溶液,且不发生任何化学变化,密度满足。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体积保持不变时,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为:”。请你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