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做“探究实心均匀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把由A、B、C三种不同材料制成的若干个均匀实心圆柱体分别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沙面上,进行了多次实验,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通过比较,发现沙面的凹陷程度有相同也有不同,实验序号1、2与3凹陷程度相同且最大,4、5与6凹陷程度相同且其次,7、8与9凹陷程度相同且最小。
|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材料 |
A |
A |
A |
A |
B |
C |
A |
B |
C |
| 材料的密度 (×103千克/米3) |
6 |
6 |
6 |
6 |
4 |
3 |
6 |
4 |
3 |
| 高 度 (×10-2米) |
8 |
8 |
8 |
6 |
9 |
12 |
4 |
6 |
8 |
| 底 面 积 (×10-4米2) |
30 |
2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高度相同时,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也相同,与底面积的大小 (1)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与7(或5与8或6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高度越高,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 (2) 。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3)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实心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归纳并得出的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4) 。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5) 。
(5)小明同学经过上面的探究分析及归纳,又进一步得出了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圆柱体的高度成正比,与圆柱体材料的密度成正比的结论。
你认为此结论 (6) 得出(选填“能”或“不能”)。
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 声音大小 |
声音靠什么传播 |
|
| 两张课桌紧挨时 |
||
| 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小缝时 |
下面图1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观察到,水在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小红同学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 (选填“低”或“高”).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 ℃,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如图3是三位同学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丙 图,分析该图象,可知水沸腾的特点是 .
(4)从开始对水加热到水沸腾,小红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她提出两条合理的改进方案 ; .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示数为 ℃,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 .
(3)实验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的目的是 .
小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 控制因素 编号 |
琴弦的材料 |
琴弦的长度/cm |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
| A |
钢 |
20 |
0.3 |
| B |
钢 |
20 |
0.7 |
| C |
尼龙丝 |
30 |
0.5 |
| D |
铜 |
40 |
0.5 |
| E |
尼龙丝 |
40 |
0.5 |
(1)如果小玮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 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的变量是琴弦的 和 ,想探究的问题是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 的关系.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写数字代号).
如图是时彪同学“探究海波晶体熔化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将温度计A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放置上有什么要求? ;
(2)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B搅拌,其目的是 :
(3)时彪用此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冰熔化太快,没有找到冰的熔点,请你写出一条可行的办法: ;
(4)从实验装置可看出,被加热的物质放在试管中,试管放在盛水的杯中,这种加热方法与直接用酒精灯对试管进行加热相比,其优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