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世纪20年代起,温特等人通过实验方法测得玉米胚芽鞘生长素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材料2: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利用气相质谱等现代物理化学法测得向日葵下胚轴、萝卜下胚轴和黄化燕麦胚芽鞘的生长素分布如下表所示:
向日葵、萝卜和燕麦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表
器官 |
实验数 |
IAA分布(%) |
测定方法 |
||
向光一侧 |
背光一侧 |
黑暗处理 |
|||
黄化燕麦胚芽鞘 |
3 |
49.5 |
50.5 |
50 |
分光荧光法 |
3 |
51 |
49 |
48 |
免疫法 |
|
向日葵下胚轴 |
5 |
50.5 |
49.5 |
50 |
电子俘获检测法 |
萝卜下胚轴 |
3 |
5l |
49 |
49 |
电子俘获检测法 |
(1)材料l说明,受到单侧光照射后生长素的转移方向为 ,而且生长素具有 的作用,所以,胚芽鞘 生长。
(2)材料2中的黑暗处理在实验中起 作用。
(3)材料2是否支持材料l的观点? ,原因是
。
(4)用同样方法还测得萝卜下胚轴的萝卜宁、向日葵下胚轴的黄质醛等物质向光侧多于背光侧。根据材料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应该是 。
下图表示“神经肽与细胞膜通透性关系”的实验过程和部分结果。请据图回答。(1)实验一的结果说明乙种动物胃细胞膜上具有与神经肽结合的,这种大分子物质的化学本质是;从实验二的结果,可推测甲种动物卵母细胞的核中,没有控制该物质合成的。
(2)在实验三的四种物质A、B、C、D和过程①、②、③、④中:(用图中字母/标号回答)
能发生半保留复制的物质是;碱基组成与功能相同的物质有和。
有解旋发生的过程是,会发生碱基序列—UAC—和—AUG—配对的过程是。(用图中字母/标号回答)
(3)实验四,若B注入到同样的甲种动物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加入神经肽会引起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吗?,试说明理由。
I.如图为细胞基因表达的过程,据图回答
(1)进行a过程所需的酶是。
(2)图中含有五碳糖的物质有(填标号);图中⑤所运载的氨基酸是。
(密码子:AUG一甲硫氨酸、GCU一丙氨酸、AAG一赖氨酸、UUC一苯丙氨酸)
(3)研究者用某一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离体培养的细胞,得到结果如下表
据此分析,此药物作用于细胞的分子机制是:通过促进基因的表达。
(4)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基因(自由组合)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图中可知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
Ⅱ,西瓜是雌雄同株的单性花植物,无子西瓜是二倍体(2n=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若该四倍体植株基因型为AAaa,二倍体植株基因型为Aa,则获得的三倍体植株可能有种基因型,杂交当年在母本上结出的西瓜果肉细胞基因型为。
(2)请在右面空白处写出四倍体植株(AAaa)作母本与二倍体植株(Aa)作父本杂交的遗传图解
(3)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可以用组织培养技术,其原理是,但不宜用其细胞进行培养。
利用紫苏植株进行实验,图甲表示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紫苏植株一昼夜O2含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1)图中B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增强,此时产生的为CO2的还原提供条件,所产生的O2在细胞中的(细胞器)被利用。
(2)紫苏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点是。(用图中字母回答)
(3)该紫苏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
(4)据研究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植物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的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①从该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3片叶,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以分析叶片中X物质浓度与气孔开放程度之间的关系,一段时间后,可以测得有关数据,以上方案有两处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来:和。
②方案完善后,测得有关数据,得到下表的结果(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由此可以推测,随着培养液中X浓度增大,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原因是。
下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 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L的乳酸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l)磷脂是组成细胞的主要脂质,它的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分别是磷酸基和脂肪酸。许多磷脂分子在空气和水界面上排布成单分子层(如下左图),用玻棒充分搅动后会在水溶液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微球体排布,请在下面方框中用图解表示。
(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会,不会)受到影响,原因是。
(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右侧液面。
(4)图丁中①为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结合,结构②的组成成分是。
细胞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条件改变会不会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呢?某同学发现加酶洗衣粉的包装上往往说明了该洗衣粉的适用温度范围,于是作出了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假设。现提供以下材料进行实验探究。
质量分数为2%的新配制的淀粉酶溶液: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
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适宜温度60度左右)、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热水、蒸馏水、冰块、碘液、菲林试剂
(1)该同学作出假设的依据是:。
(2)实验中用哪种酶较好?。因为另一种酶的底物在____条件下易分解。
(3)如果实验的因变量用反应液中剩余的多少来衡量,则需用进行检测。
(4)请用已有知识在右面坐标图中用曲线表示你对实验结果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