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Z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X |
Y |
|
| Z |
|
|
W |
A.X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形
B.Z与Y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熔点很高
C.W单质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加压时易液化
D.Z的最高价氧化物能溶于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
向含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50 mL1mol·L-1的HCl溶液,测得溶液中的某几种离子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曲线表示 的减少,d曲线表示氢氧化铝的溶解 |
| B.b和c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相同的 |
| C.M点时Al(OH)3的质量小于3.9g |
D.原混合溶液中的 与 的物质的量之 |
比为2︰1
物质之间相互反应时,加入的量不同往往反应不尽相同,在给定条件下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HCO3与石灰水反应,当n(NaHCO3):n[Ca(OH)2]=1︰1时, 完全转化为CaCO3 |
| B.CO2通入石灰水中,当n(CO2)︰n[Ca(OH)2]=1︰1时,能得到澄清溶液 |
C.AlCl3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当n(OH-)︰n(Al3+)=1︰1时,铝元素以 形式存在 |
| 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1时,溶液中铁元素只以Fe3+形式存在 |
现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的新制氯水,浓度均为0.1 mol/L,,如果在甲瓶中加入少量的NaHCO3晶体,在乙瓶中加入少量的NaHSO3晶体,丙瓶不变。片刻后,甲、乙、丙三瓶溶液中HClO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
|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丙>甲=乙 | D.乙>丙>甲 |
下列各组比较项目包含的数据关系中,前者比后者大的是()
| A.氯水与氨水中微粒种数 |
| B.H2O2与O2分子中氧氧键键能 |
C.CH4分子与 离子中的键角 |
| D.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 |
某溶液含有Ⅲ中的离子(见下表),欲用Ⅰ中的试剂来检验溶液是否还含有Ⅱ中的离子,能够成功检验的是(说明:在实验过程中不允许加热、过滤、萃取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