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放在只含31P的原料中进行减数分裂。则该细胞所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31P和32P标记的精子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A.50%、50% | B.50%、100% | C.100%、50% | D.100%、100% |
下列关于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②双链DNA分子中由于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故在任一条链中A=T、G=C
③mRNA上所有的密码子均能在tRNA上找到与其相对应的反密码子
④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A.全都不正确 | B.只有一项正确 |
C.有两项正确 | D.有三项正确 |
下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其中①-④表示细胞分裂,X、Y、Z表示相关细胞。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③处在前期时细胞内虽有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配对现象 |
B.细胞Z与过程④产生的精子中所含的遗传信息不可能相同 |
C.过程①处在中期和过程④处在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 |
D.上图表明此植物形成精子时需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参与 |
细胞呼吸包含复杂的物质与能量变化,图示为酵母菌细胞呼吸中部分代谢过程,①②表示不同反应步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过程②发生在线粒体中 |
B.有氧呼吸中发生过程①②,无氧呼吸只发生过程① |
C.过程②中合成ATP的能量来自过程①中ATP的分解 |
D.完成②后,ATP和C3H4O3只含有C6H1206中的部分能量 |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参与浆细胞中抗体的合成与加工 |
B.树突结构增加了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的面积 |
C.胞间连丝参与髙等植物细胞间的物质交换 |
D.线粒体聚集在细菌鞭毛基部便于提供能量 |
小麦是蚌埠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试管内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葡萄糖 |
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和盐酸进行处理,实验结果是细胞质呈绿色,细胞核呈红色 |
C.利用小麦叶肉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叶绿体的存在干扰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
D.利用小麦根尖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时,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