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17世纪中期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曾一度推翻国王、建立共和国;“光荣革命”后君主制经过改造得以保留下来,并逐步形成了为资产阶级政权服务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在18世纪资产阶级大革命中,彻底摧毁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其政权组织形式几经变化,形成了半总统半议会制政体。简述英法两国在政体结构上的差异。
结合材料说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自2006年2月中央部署在全国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各级检察机关坚持对重大案件适时介入侦查。截至2009年5月底,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黑恶势力犯罪案件8923件43779人,提起公诉7214件41509人,查办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职务犯罪案件136件163人,其中已批捕151人起诉135人。专项斗争维护了人民的合法权益,消除了一批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广大人民对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拍手称快,纷纷称赞“得民心,顺民意” (1)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与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什么关系?(6分)
(2)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认识。(9分)
如何走出金融危机,创造新奇迹。2010年3月3日两会的召开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国内外记者的眼球。以下是某记者与北京一市民的对话:
记者:两会召开了,你关心两会吗?
市民:当然关心啊!现在金融危机,大家都想知道今年国家会做出什么举措,解决人民的就业问题、生活问题 记者:对这些问题你肯定有自己的很多想法和希望。你会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和希望向两会传达?同时如果让公众都来关注两会,会给国家社会带来什么可喜变化?
市民:……(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保障直接关系着亿万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也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关系到民生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2010年我国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一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学常识》知识回答:
(1)评价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的利与弊。
(2)假如我国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目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而你又是一名公务员考生,请你谈谈德国模式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举行。世界博览会是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它融合世界各国带来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文化,每一届世博会都让千百万民众大开眼界,并产生思想碰撞,迸发出新的火花,从而促使新一轮学习、竞争和进步。上海世博会,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主题,共同展望“城市”美好的未来。她将是一届探讨人类城市美好生活的盛会;她将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她将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次精彩对话;她将成为全人类相互之间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大舞台。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这种设计不仅抒发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情感,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
(1)我国举办上海世博会有什么重要意义?
(2)世博会会徽的设计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的召开,实施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渐成大家达成共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某校高三(2)班同学商定以“气候变化引关注,低碳生活成时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解读生活
同学们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政府宣布了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其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1)请你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参与讨论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同学们进一步发现,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很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国内很多企业纷纷开展新能源技术革命,发展低碳经济,不断探索节能减排新途径。
(2)有同学认为,“实施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之路,就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建言献策
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涉及全球共同利益,关系人类未来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大家商议决定就此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写一份倡议书,请他就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同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发挥应有的作用。
(3)请从《政治生活》“国际社会”的角度,续写下列倡议书的内容。
倡 议 书
尊敬的潘基文秘书长:
您好!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经历了曲折后,终于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公民感到高兴。该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别应当承担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资金、技术和行动透明度等问题上的共识。这是各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得到了广泛认可,来之不易,应该得到珍惜。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哥本哈根协议》仍是一份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控制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也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为此国际社会必须进一步凝聚共识,强化政治意愿,自觉执行这份协议,并致力于在2010年达成一份全球性的、具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为此,我们向您并通过您向国际社会倡议:
①各国居民要强化责任意识,把节能减排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低碳生活,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②
③
中国天津 ⅹⅹ中学高三(1)全体学生
2010年ⅹ月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