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对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出安排。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材料一:“三严三实”是指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其中“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不失位、不越位、不错位。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如何做到“严以用权”?
材料二: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严治党,事关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事关“双百愿景”的实现。必须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使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地生根。当前影响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要害是作风问题,要以反“四风”为突破口,突出改进作风这个主题,从细处入手,向实处着力,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积小胜为大胜,常抓不懈,促使全党更好执行党的群众路线。
(2)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体现的方法论原则。
围绕“十三五规划”的出台,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职责,提出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
材料一:中共十八大报告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大纲,中共中央就关于制定该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本次还格外注重听取和吸收民意,国家发改委首次开通了“建言‘十三五’”微信公众号,发布规划编制的动态,并邀请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建言献策;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 “十三五”规划的建议,进行总体谋篇布局,根据此建议,国务院组织编写“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文本;2016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随后正式公布。
(1)结合材料,分析“十三五规划”的出台蕴含的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二:到2020年“十三五”规划实现之时,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更加完善,市场化程度会更高。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还要制定和实施“十三五”规划?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不仅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且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材料一: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提出的“倒U曲线”(见下图),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工业化过程中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系。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仍处于“倒U曲线”左侧,而且离拐点有一定距离。为此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十二五”期间,我国以前所未有、全球罕见的力度,治理污染、保护生态。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稿》首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写入五年规划。生态文明建设有了顶层设计、总体部署和严格措施,为发展构建“绿色谱系”,为转型积累下“绿色动力”。
材料二:著名调查记者柴静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记录片《苍穹之下》通过网络广泛传播,让无数人认识到了雾霾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知道了应对雾霾的一些具体措施。如:遇到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可以拨打全国统一的环保举报热线电话12369;通过“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度电”“拒绝过度包装”“拒绝吸烟”等行为可以为治理雾霾做贡献;等等。
(1)简要描述“倒U曲线”反映的人均收入与生态环境状况的关系,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促使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向“倒U曲线”拐点右侧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柴静的做法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2015年1月召开的山东省十二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再次将“齐鲁文化”提升到一定高度,称之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强大精神力量”。齐鲁文化十分重视经济发展,并包含有丰富的天下为公、以人为本、德法互济等政治主张。齐鲁文化中崇尚气节、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和兼爱非攻、求同存异、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齐鲁儿女为国家民族而奋斗。要大力弘扬齐鲁文化,对齐鲁文化资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挖掘和阐发。当地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设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从单纯娱乐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形成了一股崇德向上的强大力量。
材料二: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近年来,出现了《红高粱》、《南京1937》、《驼哥的旗》、《死无葬身之地》、《铁道游击队》等一大批优秀之作。这些优秀作品,总的来说有几点很突出,即写英雄力避简单化,写奉献力求人性化,写觉醒重在草根性,写历史善用辩证法。因为时代环境的变化,作品的立意、思想与舞台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但抗战文艺作品必须是严肃的,创作要做到“四有”,即“有神”“有骨”“有肉”“有心”,找准题材和主干,讲好故事,结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增加艺术积累,潜心创作,厚积薄发,真正推出一批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1)说明材料一主要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抗战文艺作品创作做到“四有”的意义。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举国关注,全球瞩目。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公民,生活方式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息息相关,每个公民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活动中去,为国家排忧解难应当成为每个公民的职责。
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每个公民应该如何参与。
转移支付分为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种,前者由中央财政一次性划拨地方财政,纳入地方预算;后者根据地方项目建设和产业扶持需要,由中央各部门将资金拨付给需要扶持的地方和企业。
表:2013年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预算表
用途 |
预算数(亿元) |
占比 |
节能环保 |
2 007.57 |
10.7% |
社会保障和就业 |
1 581.69 |
8.4% |
农林水事务 |
5 406.7 |
28.8% |
交通运输基础建设 |
3 487.42 |
18.6% |
住房保障 |
1 859.68 |
9.9% |
教育 |
1 189.61 |
6.4% |
医疗卫生 |
858.92 |
4.5% |
其他 |
2 373.22 |
12.6% |
注:2014年将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要减少三分之一,将由2013年的220个减少到150个左右,今后还要进一步减少。
(1)指出表和图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有关财政和经济发展主题主线的知识,分析设立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