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分)Ⅰ.(1)在一密闭的2L的容器里充入8mol SO2和4mol 18O2,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2SO2(g)+O2(g)2SO3(g)2min末测得容器中有7.2mol SO2。试回答:
①反应后18O原子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
② 2min末SO3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O2的浓度变化表示该时间段内的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化学反应2A (g) B(g)+D(g)在3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和D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序号 |
![]()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1 |
800℃ |
1.0 |
0.80 |
0.67 |
0.57 |
0.50 |
0.50 |
0.50 |
2 |
800℃ |
C2 |
0.92 |
0.75 |
0.63 |
0.60 |
0.60 |
0.60 |
3 |
820℃ |
1.0 |
0.40 |
0.25 |
0.20 |
0.20 |
0.20 |
0.20 |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 实验1达到平衡的时间是__________min,C2_____1.0 min·L-1(填“<”“>”或“=”)。
(2)实验3比实验1的反应速率_________(填“快”或“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果2A (g) B(g)+D(g)是一个吸热反应,那么实验3与实验1相比,在相同体积时___________吸收的热量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盐M;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请回答:
(1)C和E两种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以下三种说法中,可以验证C和E非金属性强弱的是。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
b.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C元素显负价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用元素符号表示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盐M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B的最高价含氧酸N,常温下,若M,N两种溶液的pH均等于5,则由水电离出的
(4)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5)C和D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R,已知常温时R与水反应,恢复至原状态测得:每转移1 mol电子放出QkJ的热量,试写出R与水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组同学发现84消毒液与洁厕剂(主要成分为盐酸)室温下混和有Cl2生成,于是尝试在实验室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Cl2。
(1)若用次氯酸钙、浓盐酸为原料,利用下图装置制取Cl2。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 。甲同学想证明Cl2溶于水有酸性物质生成,将发生装置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适量水中,并加入NaHCO3粉末,有无色气泡产生。乙同学认为不合理,理由是。又知:室温下H2CO3的电离常数K1=4.2×10-7,K2=5.6×10-11,则pH为8.0的NaHCO3溶液中[CO32-]:[HCO3-]=。
(2)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设计如下装置制备无水FeCl3。
①下列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为(填字母)。
A.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Cl2 |
B.通入干燥的Cl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 |
C.在铁屑下方加热至反应完成 |
D.用干燥的H2赶尽Cl2 |
E.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该实验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3)世界环保联盟要求ClO2逐渐取代Cl2作为自来水消毒剂。
已知:NaCl+3H2ONaClO3+3H2
,
2NaClO3+4HCl=2C1O2+Cl2
+2NaCl+2H2O。
有关物质性质: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C1O2 |
-59 |
11 |
Cl2 |
-107 |
-34.6 |
ClO2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该工艺中,需要补充的物质X为(填化学式),能参与循环的物质是(填化学式)。从ClO2发生器中分离出ClO2可采用的方法是。
硼、镁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已知:硼镁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硼砂的化学式为Na2B4O7•10H2O。利用硼镁矿制取金属镁及粗硼的工艺流程为: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硼砂中B的化合价为,溶于热水后,常用H2SO4调pH2~3制取H3B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X为H3BO3晶体加热脱水的产物,其与Mg制取粗硼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l2·7H2O需要在HCl氛围中加热,其目的是。若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其阴极反应式为 。
(3)镁-H2O2酸性燃料电池的反应机理为Mg+H2O2+2H+==Mg2++2H2O,则正极反应式为。若起始电解质溶液pH=1,则pH=2时溶液中Mg2+离子浓度为。已知Ksp[Mg(OH)2]=5.610-12,当溶液pH=6时(填“有”或“没有”)Mg(OH)2沉淀析出。
(4)制得的粗硼在一定条件下生成BI3,BI3加热分解可以得到纯净的单质硼。现将 0.020g粗硼制成的BI3完全分解,生成的I2用0.30mol·L-1 Na2S2O3(H2S2O3为弱酸)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18.00mL。盛装Na2S2O3溶液的仪器应为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该粗硼样品的纯度为 。(提示:I2+2S2O32-=2I-+S4O62-)
对含氮物质的研究和利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N2、O2和H2相互之间可以发生化合反应,已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N2(g)+O2(g)=2NO(g)H=+180.5kJ·mol-1;
2H2(g)+O2(g)=2H2O(g)H =-483.6 kJ·mol-1;
N2(g)+3H2(g)=2NH3(g)H =-92.4 kJ·mol-1。
则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汽车尾气净化的一个反应原理为:2NO(g)+2CO(g)N2(g)+2CO2(g)
H<0。
一定温度下,将2.8mol NO、2.4mol CO通入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NO的平衡转化率为 ,0~20min平均反应速率v(NO)为 。25min时,若保持反应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CO、N2各0.8 mol,则化学平衡将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②若只改变某一反应条件X,反应由原平衡I达到新平衡II,变量Y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
已知: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氨基乙酸钠(H2N—CH2—COONa)即可得到配合物A。其结构如图:
(1)Cu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2)1mol氨基乙酸钠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3)氨基乙酸钠分解产物之一为二氧化碳,写出二氧化碳的一种等电子体(写化学式)。已知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却易溶于二硫化碳,请解释原因。
(4)硫酸根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已知:硫酸铜灼烧可以生成一种红色晶体,其结构如图,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