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上,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给铝直导线通电,观察到直导线运动起来.

(1)实验现象说明    有力的作用,判断的依据是              机就是利用这种现象制成的.
(2)将磁极上下对调.观察铝直导线的运动情况,这样操作是为了探究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用电动机的构造、特点和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军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N、接触面积S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下面是他利用图22所示装置(木块各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进行的部分实验探究。
(1)实验中小军让木块保持______运动状态,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___的大小;
(2)探究f与N的关系,应使木块始终平放在木板表面上,____,记录f与N的数值。
(3)探究f与S的关系,应保持压力不变,_____,记录f与S的数值。

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小红用两套图21的装置,设计了下述实验步骤:
(1)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2)用温度计分别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3)分别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
(4)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小丽认为实验步骤(1)存在错误,应改为:____;在实验步骤(3)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实验步骤(2)和(4)是为了得到水和煤油升高的____。
纠正错误后,小红和小丽完成了实验,并记录了实验测量的数据以及老师帮助他们求得的有关数据。分析表格中第3行与第6行的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物质
质量m/kg
初温
末温
吸收热量

0.05
20
25
1050

0.05
20
30
2100

0.10
20
30
4200
煤油
0.05
22
32
1050
煤油
0.05
22
42
2100
煤油
0.10
22
42
4200

小刚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如果动力臂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动力跟阻力的关系”。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应将指针_____。
(2)通过多次实验,小刚对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的正确结论与图中的图象___(填字母)相符合。

(3)小刚进一步研究杠杆的平衡状态,图19中钩码完全相同,且杠杆上标线间距相等。若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原来的一半,仍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____(填字母)。

A.减少1个钩码
B.减小2个钩码
C.减小3个钩码
D.把钩码向左移一个小格

用天平和量筒可以测定矿石的密度。把矿石放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8甲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g;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18乙所示。矿石的体积是_____cm3,密度是_____g/cm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 凸透镜、蜡烛、光屏从左到右依次摆放的顺序是。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上。
(2)当烛焰的像在光屏的上端呈现时,为了使这个像移到光屏的中心,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则应该使蜡烛向__________ (填“上”或“下”)移动。
(3)如下图所示:在实验时,小明同学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A、B、C、D、E的位置,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帮他分析一下:
①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像是_____________(正立/倒立)。
②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像是____________ (正立/倒立)。
③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透镜不成像。
④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透镜成的是虚像;像是_______________(正立/倒立)。
⑤把蜡烛从远处向凸透镜靠近(由A→D,不包括D点)时,像逐渐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像的大小逐渐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