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五一节,小瑞在公园里看到小朋友们荡秋千时不停地往复摆动.他想:秋千小角度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提出了三种猜想:
猜想1:可能与小朋友的质量有关;
猜想2:可能与摆动的幅度有关;
猜想3:可能与绳长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装置,用系有细线(线长L可调)的小球来模拟秋千的运动进行了如下探究(摆动角度均较小):
①如图a所示,用细线系住一铁球,保持细线的长度一定,使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改变OAO为固定悬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以改变小球摆动的幅度,测出小球在AB间往复运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θ的关系如下表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θ/
4
6
8
10
t/
2.0
2.0
2.0
2.0

 
②用细线系住一铁球,改变细线的长度,使小球以较小的幅度在竖直面内CD之间摆动,用频闪相机(保持曝光时间间隔相等)拍摄小球由C运动至D的过程中的位置如图b所示(除C位置外,其余细线未画出),由此分析可知,上述猜想      是正确的,其具体关系可表述为          

(2)请设计实验来探究秋千往复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小朋友的质量之间的关系,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简要做法:    
判断方法: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做了图所示的实验。

(1)甲乙两图可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N;
(2)图乙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____的关系;
(3)从物体刚开始接触水面至浸没于水中,它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得到
结论一: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结论二:物体未浸没前,它所受浮力大小可能还与____有关;
结论三:当物体浸没于水中后,浮力大小与____无关。
(4)为了探究结论二是否正确,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以下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足够的水、一个密度大于水的均匀长方体,长方体表面标有等距离的线,如图所示。为了便于弹簧测力计挂住长方体,在长方体上设置了a、b、c、d四个挂扣。请仅用以上器材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步骤和分析论证。

实验步骤:
1弹簧测力计________,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②用弹簧测力计________,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分析论证:
1若F1=F2,说明物体未浸没前,它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
②若F1≠F2,说明物体未浸没前,它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将实物连成如图甲所示。

(1)实验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接错的导线上画“×”,然后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
(2)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约为电源电压,其故障可能是
(3)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示数为1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A;
(4)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5)此实验中,不能用小灯泡代替定值电阻进行探究,理由是

某实验小组进行简单机械类探究实验。
(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前,为方便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图1中,杠杆的平衡螺母B应向调节(选填“左”或“右”);

(2)图2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C点悬挂个同样的钩码;

(3)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能不能根据(2)问中的一组数据得出结沦? (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4)探究“动滑轮的待点”的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选填“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5)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滑轮如:A国旗杆顶部的滑轮;B电动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选填“A“或“B”)。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如图2所示,应将光屏向(填“上”或“下”)调整,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接下来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若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1)图1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N,所测物体的重力为N;
(2)图2中体温计的示数为℃;
(3)图3中排水管U形“反水弯”是一个
(4)图4中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