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
该实验探究的是 (小车/木块)的动能大小与其 的关系,实验时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不能达到探究目的,原因是 。
(2)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
让同一小车,从倾斜程度不同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滑下,撞击B点的木块,控制AB距离相同,该实验的物体速度是指小车与木块碰撞 (前小车/后小车/前木块/后木块)的速度,他是通过改变斜面 (长度/倾斜程度 )来改变速度大小的。老师肯定了小明爱动脑筋的习惯,但指出这种设计通过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大并不能说明其动能大,原因是 。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2)实验操作的关键是什么?
(3)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
(4)由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
下面是某同学测石块的密度这一实验,请你与他共同完成下面的内容。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他发现指针静止时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g;再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cm3,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g/cm3。
(3)分析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发现会导致测量的密度值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请按以下要求画图:
(1)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是安装在安全文明小区进出口的栏杆示意图,画出各力的力臂。
如图甲中所示天平的读数是g;如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cm;如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N。
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_______________。
(2)AB是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物和像的关系。
(3)在观察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的(A或者B)这一侧观察。
(4)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___(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小明同学的实验小组记录像和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的数据如下表,表中的数据与我们熟悉的平面镜成像特点有些不同,导致测量结果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项目 |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
第一次 |
6cm |
7cm |
第二次 |
12cm |
11.5cm |
第三次 |
14cm |
15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