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某生物科技小组对某农田生态系统进行实地调查,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协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初级、次级消费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禁捕或适当放养____________;用喷洒农药等人工方法来减少__________________。
(3)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不断循环的,但是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这与物质循环并不矛盾,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狗尾草大量繁殖,调查其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__。
(5)农田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较低,废弃的农田上会发生群落演替,该演替类型是________。
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1)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
(2)该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顺序: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字母表示);无氧条件下的装置顺序: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字母表示)。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________,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________代替。
③在温度和pH都相同的情况下,影响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④d瓶在连通其他瓶前应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这是为了。(3)如何鉴定有无酒精产生?。(4)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 mol/L,而释放的CO2为9 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酵母菌发面蒸馒头,某学生想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设计了下列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有关内容:
(1)实验目的: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2)实验原理:细胞的不同呼吸方式释放的能量多少不同,但每种方式所释放的能量中都有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从而导致细胞周围的环境温度升高。
(3)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液体石蜡油、蒸馏水、保温瓶。温度计、棉花
(4)实验步骤:
①将质量浓度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加热沸腾后冷却备用;
②取3只保温瓶,编号为A、B、C,并将c瓶设计为对照;
③在3只保温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
④;
⑤3个保温瓶中均放入温度计,用棉花轻轻塞上瓶口,并保证保温瓶通气;
⑥24小时后观察并记录3个保温瓶中温度的变化。
(5)预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若A瓶温度>c瓶温度,B瓶温度=c瓶温度,则;
若B瓶温度>c瓶温度,A瓶温度=c瓶温度,则;
若 ,则。
(6)某同学也想以酵母菌为实验材料探究相关问题,请你帮他设计探究性实验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若干个)开展了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研究,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使水柱液面平齐,然后关闭活塞开关,8小时后,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容器 |
植物 |
部位 |
光质(光照强度相同且适宜) |
温度(℃) |
两侧水柱高度差(mL/8 h) |
1 |
天竺葵 |
叶 |
红 |
25 |
240 |
2 |
天竺葵 |
叶 |
黄 |
25 |
30 |
3 |
紫罗兰 |
叶 |
红 |
25 |
160 |
4 |
紫罗兰 |
叶 |
黄 |
25 |
20 |
请根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探究性实验课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好选择的容器标号是____________。
(2)若容器1的烧杯中加入的是CO2的缓冲液,U型管左侧液面的变化是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是________mL/h。为了更准确的测定,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排除非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果校正装置的实验结果是左侧液面比右侧液面低,则校正之后的净光合速率比原来___(填“大”或“小”)。
(3)利用图示装置测量天竺葵植株的呼吸速率,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糖尿病是由血糖调节障碍造成的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可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其中Ⅰ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需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Ⅱ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胰岛素抵抗。下图为血糖调节示意图,图中的①②代表生理过程,a、b代表相应的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b分别由胰腺中的________、________合成和分泌。
(2)a和b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为________关系。
(3)Ⅰ型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是因为胰岛素可以促进①过程以及其他组织细胞加速_______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4)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表现为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但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不够敏感,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人体内血糖调节过程示意图,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糖变化时,通过②途径使B分泌量增加,B降低血糖含量的主要途径是通过⑥⑦⑧过程促进肝细胞、肌细胞和组织细胞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血糖含量能维持相对稳定与A、B之间具有_____________有关。
(2)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A能通过③途径促进B分泌的实验方案:第一步用高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第二步取第一步得到的适量滤液作为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B的含量。请指出该实验方案的错误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3)Ⅰ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致病原因是胰岛B细胞中的谷氨酸脱羧酶的氨基酸序列与柯萨奇B病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似,柯萨奇B病毒感染可诱发机体产生异常免疫应答,导致胰岛B细胞受损,患者体内可检出抗谷氨酸脱羧酶或柯萨奇B病毒的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