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 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脚。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之图。
(1)图中的相关反射弧,共有 个神经元组成,其效应器是指 。
(2)某人迅速抬脚的同时大叫一声,该过程一定有 (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以及大脑皮层的言语区的 区参与调节。
(3)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大脑皮层会形成痛觉。如果服用某种止痛药后,不再感到疼痛,该止痛药作用到神经系统可能的机理是 。
(4)由于伤口过深,破伤风芽孢杆菌易繁殖。其原因是 。医生决定为他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理由是破伤风抗毒血清中含有 ,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防止破伤风芽孢杆菌对人体的危害。
个绿藻培养瓶分别悬吊于湖中同一地点中的以下6个深度:0 m(水面)、2 m、4 m、6 m、8 m、10 m。培养瓶中藻细胞的最初密度是5000个/100 mL水,一星期后,各培养瓶中的藻细胞密度如上图变化:
(1)描述曲线图显示的结果:。
(2)假如培养瓶的悬吊深度是5 m,藻细胞的密度是。
(3)导致各样本中藻细胞密度不同的环境因素最可能是(2分),这两个因素分别如何影响藻细胞的密度?
(2分)。
(4)在哪个深度藻细胞开始停止繁殖?。假如藻细胞持续悬吊在上述的深度之下,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
下图是食物关系图。分析并简要回答:
(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食物网,含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
(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 ,蛇是___________消费者,属___________营养级。鹰同时占有___________个营养级。
(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___________关系,而蜥蜴和蚱蜢是 关系
。
(4)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数量将会___________。
(5)蛇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_______千克蜥蜴,所消耗的绿色植物至少______千克。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___,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__________。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个。
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据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就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在A、B、C、D四个实验中,________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_____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 。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问题上又获得了新的进展。他们用更精密的方法测定了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IAA的含量,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
||
植物 |
IAA分布(%) |
|
向光侧 |
背光侧 |
|
A |
50.0 |
50.0 |
B |
50.2 |
49.8 |
C |
50.1 |
49.9 |
D |
49.5 |
50.5 |
同时,他们还发现这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浓度明显高于背光一侧。根据上述事实推测,就这几种植物而言,其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新的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还与 有关。
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①~⑧表示相互作用的过程或相关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